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4月4日是清明节,四川各地迎来祭扫高峰。截至当天13时,全省344家殡葬服务机构提供现场祭扫服务,共接待现场祭扫群众36.4万人次。自3月下旬以来,我省各地公墓已接待祭扫群众超250万人次。
今年,各地做好清明节前后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倡导绿色低碳祭扫方式,实现“平安清明、绿色清明”。各级民政部门联合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对殡仪馆、公墓、骨灰堂等场所开展“拉网式”安全隐患排查,重点检查消防设施、疏散通道、山体滑坡风险点等,发现隐患及时处置。各殡葬服务机构持续做好“减项降费优服务”工作,推广不同价位的“便民服务套餐”,满足多样化需求。继续推出“鲜花换纸钱”“时光信箱”等文明祭祀服务,组织公祭、公益安葬仪式、生态墓位捐赠、殡仪馆开放日等活动,推行绿色殡葬理念。
仁寿县举行第四届公益性生态葬仪式 民政厅供图
近年来,四川各级民政部门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方式,要求各公墓管理单位高标准建设节地生态安葬区,提供公益性的安葬服务,组织节地生态安葬仪式,满足群众多样化需求。
目前,全省有113个县(市、区)出台了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制度,对选择树葬、花葬或骨灰格位存放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的逝者家庭,给予500—3000元的一次性奖补。
群众如有需求,可咨询当地民政局或者拨打“96444”全省殡葬服务专线,了解更多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