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视频︱放电上网“赚”差价 成都新能源车主体验全川首个车网互动试点

2025-04-10 21:40:39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赵萤
手机访问

四川在线记者 韦维 段玉清

4月10日上午,成都双流特来电空港星汇光储充放电站的3座充放电桩投入运行,一位成都新能源车主将车上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这是四川首个新能源汽车将电力注入10千伏公网的成功案例。


一位成都新能源车主在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指导下,将车上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

上午11时许,市民朱亮停车到位,插上充放电枪,用app扫描充放电桩上二维码,经过一些列操作,他的新能源车辆开始通过V2G(Vehicle-to-Grid,车辆到电网)技术反向放电至10千伏公网。十多分钟后,车辆放电5.2千瓦时,朱亮的手机上收到放电收益5.2元。


新能源车主朱亮将站内的充放电枪插到车上,将车上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


新能源车主朱亮将充放电枪插到车上。

“V2G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能源交互模式,能够实现电动汽车与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流动。”国家电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符晓巍向四川在线记者介绍,通过V2G技术,电动汽车不仅可以从电网充电,还可以在电网负荷高峰时向电网反向送电,“就是可以将新能源汽车作为可移动的储能装置,在用电低谷时充电,高峰时向电网放电,调整电网用电负荷。车主也可通过充放电赚取用电‘差价’。”

特来电西南大区能源管理部负责人陈卓告诉记者,目前,特来电对车主“反向”卖电的收益发放标准为每千瓦时1元。现场,朱亮以自己的新能源汽车为例算了一笔账,“汽车电池容量约为40千瓦时,如果把车内80%的电量通过V2G卖出去,按照低谷期每千瓦时约0.2元的价格,高峰期每千瓦时1元的价格算,每次交易可获得25元左右的收益。”


新能源车主通过V2G充放电终端将车上的电量“反向”卖给电网。


经过十多分钟的反向放电,朱亮的车辆放电5.2千瓦时,他的手机上收到放电收益5.2元。

据介绍,今年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联合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对空港星汇公共充电站开展光储充放一体化项目改造。该项目引入车辆到电网技术,具备光伏发电、移动储能、有序充电、V2G反向放电、虚拟电厂等功能,将该站点打造成为全川首个车网互动试点。站内设有V2G双向充放电桩3个,可实现车辆反向放电,发挥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宝”功能。若该站光伏、V2G、储能同时上网,一个小时放电量便可以满足30个家庭1天的日常用电,或者提供3台车同时充满电量。

该项目不仅是技术验证,还构建了“电网-用户”双赢生态,新能源车主可以在用电低谷期(如夜间)储存电能,通常花费0.2~0.5元/千瓦时,在夏季用电高峰期(如午后空调集中使用时)释放电能,售出1元/千瓦时,降低电网负荷压力的同时“低买高卖”赚取差价获得收益。


4月10日,成都双流特来电空港星汇光储充放电站内的3座充放电桩投入运行。

接下来,国网天府新区供电公司将联合成都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持续推动充电场站的双向升级改造工程,计划改造场站20座以上,覆盖居民小区、企事业园区及社会公共充电站,在今年“迎峰度夏”期间聚合电动汽车资源,发挥电动汽车“移动充电宝”能力,探索V2G商业模式的可行性,为全国车网互动标准制定、电力市场机制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本网所有内容,凡注明“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频道)”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四川日报网络传媒发展有限公司所有或独家授权发表,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四川日报或四川在线”,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