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溪区:苦笋种出“甜味道”

2016-04-22 16:17:0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彭焘金其云 李旭东

  四川在线泸州消息(金其云 李旭东)“今年的气候好,竹笋不仅出土快,而且个头大卖相也不错……”4月21日,泸州市纳溪区打古镇丹桂村七组苦笋种植大户卢以树夫妇正忙着采挖苦笋。看着一根根粗壮的苦竹笋破土而出,卢以树满脸笑容:“今年苦笋上市比别的地方提前半个月,而且每公斤卖到16元,就是商家上门收购每公斤也在12元左右,我的0.2公顷苦竹林已收入5000多元了,现在苦竹笋越种越有‘甜头’了。” 其实,卢以树等竹农的“甜头”得益于该镇“覆土盖杂草”技术推广运用。如今在打古镇,像卢以树一样尝到“科技种苦笋”带来的甜头村民有1000多户。

  生态苦笋挺起增收“大梁”

  纳溪区有6万公顷林地,苦笋资源丰富,全区苦竹种植面积近3333余公顷,其中打古镇丹桂村就有133余公顷,种植户500多户。由于苦竹笋具有清热、除湿、利尿、明目等功效,是无污染的天然绿色食品,不仅价格高,而且十分畅销。

  “以前苦笋价格低,村民管理粗放,产量也低,苦竹也主要用于柴禾。”丹桂村党支部书记肖安奎说。原来丹桂村的山林多数是黄泥沙地,生长的苦笋不仅甘甜清香,而且苦笋肉色亮泽,深受消费者喜爱。为此,不少商贩也抢抓商机进村入户收购苦笋,有些种植户的苦竹笋还没有出土,就被商贩预订。 “我的0.27公顷苦竹产笋比较高,大年亩(666.7平方米,下同)产达1500公斤,就是小年也要产近1000公斤,每年产值不低于4万元,比发展其它林竹经济划算。”丹桂村苦笋种植户黄大均说,看到种植苦笋有搞头,不少外出务工村民都纷纷返乡,加强竹林管理,增加苦笋产笋量。在丹桂村,苦笋种植户收入在5000元至5万元之间,发展苦笋产业,让打古镇1000多户农民尝到“甜头”。

  开发新技术 错季苦笋“甜”了百姓

  “人无我有,人有我先”。面对不断壮大的苦竹产业,打古镇党委政府对苦竹产业进行规划,引进技术人员进行统一指导,实行科学种植和管理,在苦竹笋种植上突出一个“早”字。 纳溪区从事林业科技工作20多年的陈隆海,借鉴浙江科技培育雷竹笋用林的成功经验,将雷竹培育方法“嫁接”到当地苦竹培植上,探索出让苦竹笋提前2个月出土的“覆土盖杂草”技术,并在全镇竹农中推广。同时,打古镇党委政府经常组织农机人员深入村民的竹林中指导采收、留种、防病防虫和施肥等技术,帮助种植户增收。

  “靠精管细作种出的苦竹笋可提早15天上市,比缺少管理推迟15天上市的苦笋每公斤至少要高6~8元,且不愁卖不脱。”卢以树一边忙着采挖苦竹笋一边给笔者算起了增收帐:“按每亩采收1000公斤竹笋计,提早15天每亩至少可先挖150公斤苦竹笋,就比推迟15天的上市要多卖2000元。” “苦笋列入全镇产业规划后,对新发展苦竹林的农户每亩补助200元,并免费提供复合化肥;对低产林改造农户,每亩补助100元。”打古镇副镇长戴宇表示,镇上正在成立苦笋专业合作社,还将注册生态有机苦笋商标,延长产业链,提高竹农收入,让越来越多的竹农尝到种苦笋的“甜味道”。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