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诸葛亮(181年——234年),字孔明。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东汉琅邪阳都(山东沂南)人。年少因战乱避难荆州,17岁时寓居隆中(今湖北襄阳),结庐勤耕苦读十年。因才智卓绝,志向远大,被时人誉称“卧龙”。公元207年,刘备三顾茅庐,27岁的诸葛亮献上《隆中对》,提出“兴复汉室”的战略规划;然后出使江东,联孙抗曹。刘备在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后,占据荆州大部;既而进军益州,夺取汉中,于公元221年在成都称帝建国,诸葛亮被任为丞相。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临终在白帝城(重庆奉节)托孤于诸葛亮。从此,诸葛亮竭忠尽智辅佐刘禅,治理蜀国。诸葛亮自公元213年入川,到234年病逝,治蜀施政达二十一年之久。他励精图治,革除弊政,广任贤才,注重法治;首设堰官锦官,发展生产,务农殖谷,富国强兵;南征平叛,改善与西南各族的关系;东和孙吴,多次出兵北伐曹魏,力图兴复汉室,一统天下。公元234年八月,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岐山)北伐军中,归葬定军山(今陕西勉县),享年54岁。史载,诸葛亮长于巧思,“推演兵法,作八阵图”;革新连弩,使之“十矢俱发”;又创制“木牛流马”,运输军粮。著有《诸葛亮集》。
主要贡献
27岁登上政治舞台,提出《隆中对》,表现出卓绝见识。其后在辅政治蜀的二十一年中,日理万机,出将入相,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做出的努力和展示的才能,以及取得的成效,为世人所公认和称道。以“和抚”方针南征,以“攻心”之策收服孟获,这符合南中各族和睦相处的愿望,在客观上促进了南中社会的发展和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兴复汉室”、一统天下,五次率军北伐,追求执着,践行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他治蜀的一系列措施,给巴蜀地区带来了安定繁荣,符合人民结束战乱、安居乐业的愿望,对历史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
历史功绩
诸葛亮一生廉洁奉公,淡泊名利;治家严谨,家风纯正;谦虚谨慎,从善如流;严于律己,勇于担责;忠贞不二,慎始全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里正身律己、忠臣贤相的典范。
在四川的历史遗存
成都武侯祠、武担山、九里堤遗址、万里桥、诸葛井、葛陌、都江堰、诸葛亮点将台、新都八阵图遗址、孔明乡与马刨井、汉代古火井遗址、牧马山——诸葛亮屯兵处。凉山五月渡泸处——会理鱼鲊渡口、西昌诸葛城、雷波诸葛亮点将台、昭觉蜀汉军屯遗址、越西诸葛忠武侯祠。绵阳诸葛双忠祠、涪水诸葛营、三堆子、饮马缸、诸葛寨、卧龙山、孔明泉。广元明月峡古栈道、剑门关、筹笔驿、武侯桥遗址、龙华古镇武侯祠遗址。宜宾丞相祠、点将台、观斗山。内江隆昌武侯祠遗址、合江武侯祠遗址。乐山夹江诸葛亮点将台。
当代价值
诸葛亮宁静淡泊的气质,忠贞不渝的情操,廉洁务实的作风,慎始善终的精神,为事业献身的忠义,闪耀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光华,承载着我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着我们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他的品德思想、治国治军才能,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句话评语
诸葛亮治蜀造福于巴蜀人民。他死后一千多年来,受到各阶层人民的缅怀和赞扬。这种追思和敬仰,表达的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赞赏,体现的是我们民族在几千年奋斗中形成的历史观、伦理观、价值取向和审美情趣。
谭良啸 成都市诸葛亮研究会副会长、武侯祠博物馆原副馆长
-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