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春晚”? 看苏东坡咋过年

2016-02-01 08:42:19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林霜李庆
手机访问

每逢佳节?他总想起家乡眉山

新春时节,阖家团圆。21岁离家的苏东坡每到新春时节也会回忆起家乡和在家乡的轶事。

中国人都有踏青的习俗,踏青根据各地的习惯,时间从正月到清明不等。喜爱游玩的苏东坡当然不会放弃踏青这样的活动。

苏东坡在眉山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和少年时期。苏东坡在一生的旅程中,常常回忆童年,回忆眉山老家。他还常常与弟弟苏辙一起回忆,兄弟唱和之时,会忆起儿时在老家读书的情景,嬉戏的情景,亲人相处的情景。《和子由踏青》:“春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人闲正好路旁饮,麦短未怕游车轮。城中居人厌城郭,喧阗晓出空四邻。”

苏东坡出生在眉山市区纱縠行,也就是现在三苏祠所在地,纱縠行古时是纺纱交易之地,那里的百姓几乎人人养蚕纺纱,苏东坡曾回忆养蚕人在新春时节的闲情逸致。苏东坡《和子由蚕市》回忆道:“蜀人衣食常苦艰,蜀人游乐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一年辛苦一春闲。闲时尚以蚕为市,共忘辛苦逐欣欢。”衣食苦艰,却偏好游乐,且不知还。千人耕种万人食,何其辛苦,却非得要有一春之闲。闲时,“共忘辛苦逐欣欢”,只说高兴,不提辛苦。刘小川说:“四川人向来热爱生活,苏东坡一生对生活充满热情,愿意享受生活,这当中一定有家乡对他的影响。”

地处眉山市东坡区纱縠行的三苏祠,正是苏东坡出生、长大的地方,也是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的故居,元代改宅为祠,祭祀三苏,明末毁于兵燹,清康熙四年(1665年)在原址模拟重建。现成为占地104亩的古典园林。由于建筑年代久远,加之连续受汶川大地震和芦山地震影响,2013年8月,三苏祠闭馆,开启了建祠以来最大规模的保护维修工程。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