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乒“小虎”到金牌教练 邱贻可延续“大满贯梦想”

2020-12-03 08:59:54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覃贻花

号称“小虎”的邱贻可曾是国乒“颜值担当”。

转型当教练后,邱贻可的目标是希望能带出大满贯选手。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陈甘露 汤晨

2003年5月21日,巴黎世乒赛第二轮,被誉为国乒最大“拦路虎”的德国名将波尔遇到了当时世界排名第38位、毫无名气的邱贻可。当时排名世界第一的波尔顺利地拿下了比赛的前两局,故事的走向似乎就是波尔胜的结局。没想到邱贻可连下三局,在第六局5:10落后的情况下,连下7分,以大比分4:2逆转波尔。

那是邱贻可人生第一届世乒赛,他闯入八强最终不敌孔令辉。随后,“一战成名”“天才”“新星”等赞扬涌向邱贻可。“当时回国以后,舆论对我的评价很高,在赞扬声中自己有点迷失了。当时年龄不大,不懂事,有点膨胀了……如果当时有现在这种思想境界和成熟度的话,可能就不会犯下那些低级错误。”17年后,已经是国乒教练“邱指导”的邱贻可回忆起自己曾经的“年少荒唐”,说得最多的是“挺可惜的”。

国乒最有锋芒的“小虎”

打完波尔他“飘了”

练过足球,幼儿园的时候和小伙伴们一起试过“歪”耗子药,拿螺丝刀捅过插座……生于1980年代的成都,邱贻可属于那种典型的“费头子”。

四岁半那年,邱贻可被妈妈“启蒙”了。母亲陈明虔在1988年重庆举行的全国建工系统比赛中,以全胜的战绩获得乒乓球女子单打冠军和团体冠军。“主要是我妈喜欢乒乓球,而她在业余这一块有一定水平,年轻的时候跟四川专业(球手)打水平也差不多,而且她上进心很强。”当时的邱贻可还没有乒乓球台高,就和表哥一起跟着妈妈练。“我记得从小就练得特别苦,慢慢打着打着就喜欢上了。”

九岁的邱贻可在成都市运动会决赛夺冠,但通往国家队之路并不平坦。“1995年底去了青岛、1996年开始在青岛练了三年,然后才回到四川,再练了三年以后,2002年进了国家队。”但邱贻可进入国家队后就迅速地一战成名了。

那场战胜波尔的成名战后,邱贻可得到了一个名字,蔡振华夸他“打虎英雄”,国乒“小虎”这个名字由此而来。回国后,邱贻可说自己“飘了”。

世乒赛后,国际乒联官网发表了一篇名为《年轻的肩膀》的文章,将一战成名的邱贻可视为“大满贯”刘国梁的接班人,对邱贻可的未来充满期待。但就在那一年的世界乒乓球巡回赛总决赛,邱贻可醉酒回宾馆遭到了“停赛半年、留队察看一年的处罚”。随后,邱贻可又犯过几次错:2006年1月不假外出送入军营军训10天;2006年2月又溜出去喝酒被禁赛一年、下放到二队……

回川当教练不用办公桌

三年三连冠

2003年成名于巴黎世乒赛,2013年又是在巴黎世乒赛,邱贻可走完了自己国际大赛的最后一站。“2013年是我最后一次代表中国队比赛,2003年时是第一次。刚好来回10年,有一种‘有始有终’的感觉。这10年总体来说变化很大,自己走过的路点点滴滴都还在脑海浮现,10年以后就不一样了。”

2014年,国乒为马琳、王励勤、邱贻可等老将举行了退役仪式,“感谢国家队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感谢每位教练对我的帮助,不论是打球还是做人……”说到这一句时,明显听得出邱贻可的哽咽。

退役后,邱贻可回川成为四川乒乓球女队主教练,当时刚过29岁的他也是四川最年轻的主教练。“其实后几年打球的时候,自己就有了一些教练的思维,包括对球的理解吧,我觉得还是不错的。”

当教练同时邱贻可还挂了“乒羽中心副主任”的职务,但他却没有办公室,就靠训练场边半张乒乓球桌充当办公桌,大部分时间他是站着或者绕着球台指导,训练日几乎不坐,因为他不想让球员觉得自己懒散。“每晚十点收手机”“训练迟到要罚站”“训练时不准闲聊”……当年的“刺头”转型成教练后,变得很“铁腕”。

邱贻可自评当教练比当运动员时努力很多,“当年如果我更踏实,或者说更早把乒乓球当成自己终身事业的话,可能路会走得更好一些。我自己当教练以后,也特别希望运动员少走弯路,因为我走的弯路实在是太多了一点。”

在领导的支持下,邱贻可组建了四川一线二线队伍,三年时间他带着四川女队在大家共同努力下,直接为国家队输送了三名运动员,杨蕙菁直接打进一队,郭艳打进二队,袁媛打进二队,而且头号女单朱雨玲拿到了全国锦标赛女单三连冠,就连昔日恩师刘国梁都罕见地在邱贻可微博中点赞。

2016年,邱贻可带着四川女队创历史地拿到了全锦赛女团冠军。一年后的全运会,在半决赛击败了丁宁领衔的北京队,决赛击败了黑龙江队,四川女乒时隔52年再夺全运会冠军。回想起全运会夺冠经历,邱贻可说:“其实从小组赛到最后的决赛,我们的队员都打得很艰难,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位教练、运动员都尽了全力,女队50多年没拿过全运会冠军,我觉得对于整个四川女乒,包括四川体育界影响挺大的,也算为四川体育做出了贡献。”

重返国家队

目标是培养“大满贯”

邱贻可说,中国乒乓球队的精神和队魂有一条是“人球合一”,退役前一两年,他终于感受到了这种境界。“那个时候是最享受打球的时候,包括思想境界、对乒乓球的理解也慢慢进入最佳状态。”

刚刚打球那会,邱贻可最喜欢的球员是“老瓦”(瓦尔德内尔),“因为他那种打球风格,包括场上的霸气和那种感觉。后来主席(刘国梁)打大满贯,我们在看他比赛的时候是另外一种感觉——那就是崇拜,因为他那种打法很不容易。让人感觉得到灵气、大气和球技创新的完美结合。”

即便已经退役小十年,邱贻可的打球风格依然让球迷难忘。“其实我的风格是内心达到一种忘我的境界之后,自然而然的一种流露,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如今,有着教练思维,邱贻可更多是对自己风格的反思,“我的这种风格有两面性,发挥不好的时候会很差,好的时候就会很好,所以说以前打球发挥不是特别稳定,也跟风格有关系的。”

邱贻可其实很早就有远大的梦想。“刚开始是进国家队,然后是代表中国队参加比赛,然后才有大满贯的梦想。”2009年随国家队摘得世界杯冠军后,邱贻可成为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100位世界冠军。

如今,大满贯梦想依然在,只不过变成了“带出”大满贯:“这些梦想都是需要我们共同去努力的,要踏踏实实走下去,通过每天训练,长期的努力钻研,才能实现的。”

邱贻可现在是朱雨玲的国家队主管教练,而朱雨玲刚刚度过职业生涯的低谷。“其实她还是很不容易,我觉得。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她还是很坚强。作为教练,当你看到队员在不断进步,比赛时取得成绩的时候,这种感觉也挺好的。希望我能把正能量传递给运动员,把好的东西传承下去。”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