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阳区发挥农业“芯片”优势,打造川南种业基地雏形已显;合江县探索“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新模式,解决耕地保护基层执法巡查力量不足、问题发现不及时等问题;四川元景达食品有限公司生产需要大量大豆、大米等原料,如何让我市农户种植的农产品符合企业生产要求,做到产需对路?
2023年,我市抓好以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为中心的“三农”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农业农村发展呈现稳中有进、好中向优态势。
江阳区打造川南种业基地雏形已显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再次明确了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为此,江阳区提出了建设现代种业集聚区,打造川南种业基地的发展目标。
2023年12月19日,记者从江阳区科技和人才局获悉,川南种业基地雏形已显。
江阳区围绕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结合都市现代农业高地建设,实施种业振兴行动,以强化提升现代种业创新能力。
该区在重点扶持发展本土企业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的基础上,深化与四川省农科院、重庆市农科院、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的合作,招引四川旌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丁高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入驻江阳区种业集聚区,加速打造川南现代种业基地,建设全省现代种业强区。
目前,重庆中一种业有限公司与江阳区现代农业园区管委会合作,在董允坝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开展100亩蔬菜育苗育种研究和示范;国家“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A证)泸州泰丰种业有限公司投资3800万元在董允坝园区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项目;四川旌洋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拟投资2000万元,在江阳区通滩镇建设占地15亩的科研办公大楼及仓储设施,并在通滩镇打造200亩的科研育种基地;四川丁高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江阳区开展酿酒糯红高粱的品种研发和繁育工作。
目前,江阳区通过现代种业企业的集聚,打造川南种业基地的雏形已显。
江阳区科技和人才局高级农艺师杜国平告诉记者,江阳区将发挥农业“芯片”优势,制定现代种业集聚发展扶持政策,通过实施推进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扶优行动、建立育种联盟和创新联合体等措施,促进川南种业基地的发展。
在推进现代种业龙头企业扶优行动中,江阳区将加快培育一批育种能力强、生产技术先进、营销网络健全、技术服务到位、具有较强竞争力的现代种业企业;围绕水稻、高粱、蔬菜产业,以泰丰种业、旌洋农业、中一种业等企业为重点,培育一批具备集成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力的种子行业“领头雁”,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重点优势企业集聚。
在创新校企联合机制、建立育种联盟和创新联合体上,江阳区将深化与涉农高校、科研院所、农业科技企业的合作,在董允坝园区和通滩镇建设科研繁育基地和实训测试基地,引导种业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组建育种联盟和创新联合体。
此外,江阳区将采取“一事一议”等方式,招引相关科研单位、育种育苗企业入驻江阳区种业集聚区,以求形成规模效应。
合江县探索“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新模式
2022年至2023年,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均要求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合江县拥有耕地83万余亩,面广点多。
如何解决耕地保护基层执法巡查力量不足、问题发现不及时等问题?
合江县探索了“人防+技防”耕地保护新模式。
在“人防”上,合江县逐级设立了4300余名田长和网格员,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全面覆盖、责任到人的原则,要求县级田长每季巡、镇级田长每月巡、村级田长每周巡、网格员日常巡。
但该如何将宣传教育和巡查处置结合,确保耕地保护和田长制工作取得实效?
合江县以“技防”为补充,创新智慧巡田耕地保护方式。
“这个巡田APP好,上面实时记录了巡田时间、路线、次数,还能签到,在巡田过程中发现问题可快速上报。”2023年12月20日,合江县白米镇转龙湾村党支部副书记刘杰说道。
在刘杰的手机上可以看到,2023年12月11日至17日,他巡田24次。
合江县田长制办公室负责人杨家俊告诉记者,2023年6月,合江县各级田长和网格员通过安装“四川田长巡田”APP开展巡田工作。
自APP上线以来,该县使用APP累计巡田39.52万次,巡田里程19.92万公里。
合江县累计投资500余万元,将无人机引入耕地日常监管,通过重点区域每月巡等方式,弥补人员巡查盲区,实现监管视角延伸,建立全方位、无死角、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的常态化监管机制。
合江县利用无人机开展定期航拍,及时更新该县耕地保护数据,通过叠加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及建设用地管制区等数据,与上一次航飞影像进行比较,可发现疑似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
如合江县尧坝镇鼓楼山村一组某地,2021年无人机航飞影像显示为水田,在2022年更新航飞影像时发现已改变为坑塘。合江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立即组织执法人员到现场进行核实,经核实违法行为属实,目前已完成整改。
有了“技防”的补充,合江县定期对各街镇耕地保护、巡田监管情况进行通报,将其纳入责任目标考核体系。
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年度目标考核等挂钩,通过倒逼机制,确保耕地保护落到实处。
企业与专合社订单生产模式解决产需对路问题
2023年12月21日,记者了解到四川元景达食品有限公司在促进乡村振兴方面有新的思路。
该公司于2022年3月成立,注册资本10亿元,是泸州老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该公司致力形成以调味品为基石、高品质中餐标准化协同发展的业务布局,建成一个“品质立基、品牌引领、文化传承”的食品产业园区,计划5—8年进入调味品第一梯队,打造至少一家食品上市公司、一个全国知名食品主品牌,形成一个食品供应链产业园区。
目前,在调味品方面,该公司并购了中华老字号企业、享有“川南第一醋”美誉的泸州护国陈醋股份有限公司,并升级为“护国味业”,控股了全球唯一高原酿晒酱园厂——四川生生护国调味品有限公司,建设了一个工旅融合调味工坊——合江酿造研发基地等。
基地建设扩大后,在原料需求上,该公司大豆年消耗量由2000吨提升到6.5万多吨,大米年消耗量由4000吨提升到年需求量3.1万多吨,糯米年需求量4000吨,麸皮年消耗量由8000吨提升到2.7万多吨。
那么接下来,该如何让我市农户种植的农产品符合该公司的生产要求,做到产需对路?
护国味业二基地负责人何剑荣认为,订单生产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企业提出所需产品要求,农业部门指导农户种植符合这些要求的产品,实行最低保护价的订单种植,由专业合作社组织生产,这样能够解决种植户和收购企业之间的产需问题。
一方面企业能够以合理的价格购买到优质原料,另一方面农民收入也有了保障。
何剑荣表示,推广企业与专业合作社“订单生产、合同收购”模式,即通过企业与专业合作社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着力构建“企业+专业合作社+种植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才能保障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来源:泸州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