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问四川竹产业丨一问种管收“有竹不伐”何时休

2018-04-25 07:14:55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邓强王成栋

解决办法有没有?

优选竹子新品种,改良丛生竹管理方式和用途,让采收成本降下来

“采收成本降不下来,拿什么去跟省外竹子竞争?”川内一家竹加工企业负责人坦言,曾有过建竹材基地的打算,但迫于成本压力而放弃。在他看来,采收成本居高不下是四川竹产业大而不强、抵御市场波动风险能力差的主要原因。

有没有解决办法?记者多方走访,听到三种意见:改良品种、改革管理、改变用途。

“浙江主要是毛竹,四川主要是慈竹、棉竹。毛竹株干挺拔,不容易扩散新竹。”省林科院研究员孙鹏建议,四川林业部门培育的竹子新品种有近10种,可以从中优选适生性好、株间距大的予以推广。

采收竹笋是预留株间距的绝佳良机;水肥供给也是引导丛生竹合理扩散的有效手段。“我们在长宁等县做过实验,只要管理得好,丛生竹的株间距也能达到四五十厘米。”孙鹏介绍,这项“丛生竹散生化”实验已经接近尾声,“成本不大,可复制性很强”。

“竹子不一定要砍来卖,也可以用来看。”浙江省林业厅产业处处长康志雄介绍,温州等地也分布丛生竹,当地技术部门将这部分竹林转化成笋用竹、景观竹,农户的收入不减反增,亩产值基本都在两千元以上,采收问题也不存在了。

“我们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省林业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规划到2022年全省现代竹林基地突破1000万亩,品种选育推广、竹林管理、基础设施配套、竹林用途方向等均要考虑,要合理密植和精细管理,降低丛生竹比例。此外,还组织科研单位与厂家研发基于丛生竹的采收机械,希望尽早投入使用。本栏撰稿 本报记者 王成栋本报制图/朱濉

首页上一页123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