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时宫廷酒,今日剑南春。”作为中国白酒文化的重要符号,剑南春自南齐发轫、盛唐扬名,至今已延续1500余年的历史,其酿造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牌荣膺“中华老字号”称号,这既是传统工艺的活态传承,也是中国名酒的品质典范。
在新时代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剑南春以科技赋能传统工艺,依托千年酿造底蕴与创新技术融合,持续打造高端白酒品质标杆。
传承千年 古法技艺塑造品质之源
开启剑南春酒瓶的瞬间,一股浓郁的酒香扑鼻而来,这得益于优质原料和严格的酿造工艺。
酿造高品质浓香白酒,关键在“窖、酿、藏”。被认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功入选“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的“天益老号”酿酒作坊窖池群,以及保存并连续使用至今的明清古窖池695口,面积达6万平方米。在此基础上,“剑南春酒传统酿造技艺”传承至今,并总结出“一低、二长、三控、四适当、五精作、六结合”等宝贵经验和独特工艺,确保剑南春品质与时俱进。
此外,剑南春万吨陶坛库内存放的陶坛能让酒液自由呼吸,为氧化、酯化等系列反应提供良好条件,让酒体更加醇厚浓郁,芳香饱满。
对品质的坚持让剑南春载誉无数:在1979年、1984年、1989年的三届全国评酒会上,剑南春蝉联“全国名酒”称号,2006年被商务部认定为第一批“中华老字号”。
科技创新赋能 推动传统技艺迭代升级
从传统走进现代,剑南春持续以科技创新推动品质跃升。
在生产工艺创新研发方面,剑南春走在行业前列:率先获得“纯粮固态发酵白酒认证标志”,开创“酒体设计学”和“酒体形态学”,发明“秒持值衡定评酒法”和“挥发系数鉴别年份酒的方法”,其中,“秒持值衡定评酒法”的诞生,改变了传统的感官评酒模式,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官体验转化为数据化和标准化的科学评判,不仅推动了剑南春在品质和价值上的双重提升,还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近年来,剑南春科技研发硕果累累:2024年,剑南春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日酒曲特征微生物关键基因的表达调控及中国酒曲品质提升研究》,推出2项企业标准、1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和2篇高水平论文,为行业微生物研究树立了标杆;率先解析窖池微生物协同发酵的复杂分子机制,成功揭示了剑南春“香而不冲、绵柔顺喉”独特风味的科学成因,相关成果转化为30余项技术专利;开发出白酒风味物质定性定量新方法,为舒适型酒体研发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剑南春检测中心始终严格执行从原料采购到成品出厂的数千项严苛检测标准,让酒体在食品安全与风味品质这两个关键指标上达到平衡。
全流程品质管理 “智造”中国名酒新高度
名酒基因,融入每一瓶剑南春酒。
在区位上,剑南春身处中国白酒金三角地区的核心地带——德阳绵竹,优越的自然条件、优良的冰川雪水成为美酒酿造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原料上,剑南春以高标准、严要求全面管理酿酒粮食,并与知名科研院校合作对酿酒用粮展开研究。
在生产上,剑南春深化智慧工厂建设,推进传统产业与大数据深度融合,研究开发适应传统酿造工艺的机械化、智能化工艺模式,积极推进传统工艺向现代化转型升级。
在产能上,剑南春全面推进和实施大唐国酒生态园重大项目建设,逐步新增曲酒生产能力达5万吨/年以上,增加曲酒储藏能力10万吨以上,使其基础酒储存能力达到25万—30万吨以上。
在质量追溯方面,剑南春成功打造集质量、生产、流通、营销为一体的产品生命周期全追溯平台,该平台已荣获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市场监管科研成果奖”,并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2024年“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
当前,剑南春正以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为发展方向,推动白酒产业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为中国传统产业创新升级提供鲜活样本。
文图由剑南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