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弃儿:两岁时被三两小麦换给川军 75岁提起“河南”哭得像娃

2016-02-01 07:21:45来源:华西都市报编辑:王了

弃儿

18岁那年,杨胜雄的幺爸告诉了他一个天大的秘密:“是我从河南把你抱回的四川。”

1942年,国难当头,为了抗击日军,军队还有军粮,但农民根本吃不起饭。当时,川军47军178师532团1营的营长杨克昌,从副官手上接过一个两岁大的男孩,并同他的第二任夫人,一起拍下一张黑白照片。

从此,这个小男孩的命运随之改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1942年对他来说代表着重生。”蒲江县文管所特聘顾问,73岁的龙腾说。

2016年1月19日,天空阴霾,冷风呼呼吹了半晌。杨胜雄居住的地方,距离当地县政府只隔着一条街。沿街的道路两旁,梧桐树叶都已枯黄,风一吹就止不住地打转。

老杨家的豆花店,经营了有20多年,在当地的名气不小,大家习惯称他老杨。上世纪80年代,豆花店周围还是一大片田地,现在已经变成宽阔的马路,各种商店也扎堆挤满街头。

华西都市报记者见到老杨时,他坐在豆花店前,望着大路上过往的行人出神。店里的事情,他已很少去过问,交给女儿们在打理。

三女儿杨进英扯着嗓子,喊了几声“爸”,他才回过神来。

直到他起身后,我们才发现,老杨不仅面色红润,个头高大,走起路来四平八稳。若不是从帽檐边露出的两簇白发,和散落脸上的老年斑,很难让人相信他有75岁。

没有太多的寒暄,老杨领我们上了二楼客厅,客厅正中央摆了台大彩电,他平日大部分时间就靠这个打发。

老杨的声音带着与生俱来的低沉。“能帮我找找河南的亲人吗?”“可以,我们尽力而为。”“谢谢,随便问吧,知道的我都会讲。”“讲讲你的故事吧。”

微闭会儿眼睛后,他吐出了几个字:“河南出生,四川长大。”

“先从18岁的春节说起吧。”老杨把双手平搭在腿上开始回忆,那年春节,他从距家20多公里的大兴碗厂做工回来,父亲杨克昌在木材厂附近参加思想“学习”,母亲到了供销社上班,一家人没法聚在一起。

幺爸杨进先(原名杨宝昌),带着他见了父亲一面,像是在探监,但也算家人团圆。

回来的路上,幺爸欲言又止。一直走到家后,才一把拉住杨胜雄的手,像是下了很大决心,说道:“你还不晓得自己的身世吧?”

还没等人反应过来,幺爸又补上一句,“大哥当年把你交给我,我从河南把你抱回的四川。”

幺爸说完松了手,杨胜雄的右手随即垂下,冬日里的冷风吹得他鼻尖通红。再追问时,幺爸只是淡淡地说:“只晓得这么多了,其它的不清楚。”

两天后,杨胜雄回到了碗厂继续煮大锅饭。事情就这么一直搁着,直到第二次回家,他见到了许久未见的父亲杨克昌。

“吃完饭,来我房间一下。”那天,杨胜雄推上屋门,和父亲单独坐在一起。

“你幺爸跟我说,他跟你谈过了。”“那……”话还未出口,杨克昌的声音突然重了很多,“莫名堂。”只有这三个字压过来,杨胜雄张着嘴,没有发出声音。

沉默一阵后,两父子的谈话算是结束了。“其实,父亲是默认的。”老杨叹了口气,另一层意思是,不要再打听了。今后的几十年间,当时的场景无数次在他脑海里重复,但没有哪一次,杨胜雄做过违背父亲意愿的选择,梦里也如此。后来,他也想明白了,“他是害怕失去。”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