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
支教需要持之以恒
将来有能力时间还会做
2014年初夏,一年支教期满,曹礼勇将要离开。
没有常见的离别愁绪、痛哭流涕,曹礼勇淡定地告诉学生,“老师要回去读书了,你们好好学习,我会回来看你们的。”
和一般支教老师不同,曹礼勇的感情一直比较克制、冷静,这个90后男生身上,有着比同龄人更多的成熟理智。
他不喜欢家访,因为热情的彝族同胞总会悄悄杀鸡宰猪招待他;他最怕孩子说出类似“老师你走了我们怎么办?”的话,因为在他看来,“这会让后面支教的老师难以融入”;他对学生很严格,因为“既然支教,就要好好教书。”
曹礼勇很自豪,当五年级数学老师一年后,他们班的数学平均分提高了25分,“这简直就是质的飞跃。”
但是,也有让他无奈的事情。第二学期开学第一天,他发现班里成绩最好的小女孩被父母带出去打工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惋惜,更无奈!”
谈起支教一年的感受,曹礼勇只有简单的一句话,“教育很重要,钱也很重要。”在他眼中,支教是用一年的时间去开启一件一辈子都觉得有意义的事情,然后持之以恒地做下去。
在他看来,无论自己未来在什么工作岗位上,只要有能力和时间,还是会去做这些事情,因为它们值得。
坚持每年两次回访
今年7月重建起第三座桥
持之以恒——简单的四个字,坚持却不易。
每年两次回访,曹礼勇一直坚持着。2015年的一次回访中,他发现在昭觉县火普村,拉青河上的吊桥废弃多年,学生不得不每天绕行5公里,靠两根水泥电线搭成的简易桥过河。
为了修好这座桥,已经不再是支教老师的曹礼勇得到了母校四川大学的帮助,通过众多爱心人士和慈善机构募捐到所有款项。火普村吊桥重建工程于今年5月启动,7月底顺利建成。在当地政府的努力和规划下,今后两年内,100多套具有彝族特色的民居将新建在拉青河两岸,而新落成的吊桥,将成为当地村民往来的重要通道。
一个支教老师让三座桥拔地而起,曹礼勇的故事被当地人津津乐道,彝族老乡甚至还给他取了个彝文名字——“的日木牛”。很多人或许不清楚曹礼勇是谁,但都知道有个为学生修桥的“的日木牛”老师。
谈起自己的彝文名字,曹礼勇说,“的日”是当地的一个大姓,而“木牛”是家中排行老三的意思,“我就是家中三兄弟中最小的那个孩子。”
很多时候,看到那些脸上红扑扑的孩子,曹礼勇会想起儿时的自己。“就是想做一些事情,帮助他们读书,让他们走出大山,开启不同于父辈的人生。”
他还记得,在支教的时候,有次和同伴前往一所悬崖边的小学交流,教孩子们唱歌,“他们学得很快,唱得特别开心。”
临走前,孩子们一个劲地对老师说谢谢,在路口分别时,十多个孩子甩着书包,唱着“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欢呼雀跃。
阳光打在孩子们身上,看着他们被拉长的背影,曹礼勇的同伴中,有女生红了眼眶,“那一刻,我们都被触动了,感受到了大山深处的希望。”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江茜殷航图片由受访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