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问要“经世济民”不能当空头经济学家——专访著名经济学家刘诗白

2018-12-24 06:44:47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记者:听说您亲自参与、见证了新中国第一家民营银行的诞生?

刘诗白:是的。那是1986年。西南财经大学的几位老师,其中就包括1982年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系的张炜,他后来留校任教,1986年任汇通银行副总经理,1989年任总经理。他们联合发起了设立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的提议。

发起教师将这一想法报告给学校党委后,包括我在内的学校党委成员都很支持。这是因为,我们也长期从事经济学理论研究,金融体制改革也是其重要的研究领域,一直支持金融业企业化,支持扩大金融机构的自主权。

随即,学校将这个新举措向四川省委省政府报告,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同意和肯定,并得到人民银行成都市分行批准。

10月16日,挂牌当天,成都正是秋高气爽的收获季节,时任四川省长蒋民宽和我一起为银行揭牌。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第一声春雷。

这一家银行诞生的时间,要比后来认定的中国大陆第一家由民间资本设立的全国性商业银行——中国民生银行股份公司诞生早10年。

挂牌当天,消息就传遍了全世界。 西方很多主流媒体都对这件事进行了报道。

记者一下子站在全世界的聚光灯下,步子迈得那么大,当时心里是不是有很大压力?

刘诗白:压力确实有,因为步子迈得确实很大,当时国家有些部委还派人来查,但是我“不虚”(编者注:四川方言,不心虚、不怕的意思)。有省委省政府给我撑腰,没啥子好怕的。

遗憾的是,这家银行因后期经营不善,2000年1月,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撤销,其资产和合法负债由成都市商业银行接收。

虽然存在时间只有10多年,但成都汇通城市合作银行是四川金融体制改革的产物,它的出现,打破了以前“大一统”的银行体制,扩大了银行自主经营权,有改善银行运行效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等作用,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在中国金融业发展史,乃至中国改革开放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首页上一页12345下一页尾页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