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馆长陪你过年②|这件青铜器为何被称为战国版“清明上河图”?

2021-02-12 14:40:1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邓强

四川在线记者 吴晓铃 薛维睿

大年初一,“‘牛’在四川过新年·博物馆馆长陪你过年”正式上线。5位博物馆大咖,为观众视频送上新年祝福,带来23件馆内“镇馆之宝”,介绍春节期间的重磅大展,让观众在假日能够“云”游博物馆,走进文物背后的历史和故事。

1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首先带来镇馆之宝“水陆攻战纹铜壶”,这件青铜器被称为战国版的“清明上河图”。

北宋风俗画《清明上河图》上,画家张择端在5米多的长卷中刻画了500多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和汴京的城市风貌,这幅作品也被誉为国宝级画作。

而这件只有40厘米高的铜壶壶身上,竟然刻画了200多个不同的人物形象,将战国时期的采桑、宴乐、习射、水陆攻战等生产、生活、礼仪、战争等场景鲜活记录了下来,成为史料之外,今人了解战国的又一扇窗口。

了解战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1965年,成都百花潭中学扩建时,发现了一批战国时期的土坑墓,从中出土了48件随葬品。其中17件铜器中,就包括了这件水陆攻战纹铜壶。

当考古人员将铜壶清理干净,他们惊讶发现那些若隐若现的图案,竟然是多达200余个人物的繁复纹饰。

四川博物院副院长谢志成介绍,铜壶壶身以三道凸起的三角云纹为界,分为四层画面:

第一层左侧为习射图,右侧为采桑;

二层左侧为宴乐,右侧为弋射;

第三层左侧为攻城,右侧为舟战;

第四层则为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

时隔两千多年,图案上的战国依然生动,尤其水陆攻战的宏大场面,似乎能听到杀伐之声。

从考古人员精心绘制的铜壶白描图上可以看到,第一层左侧图案刻画了一个习射场面。亭子里有人张弓,箭在弦上正蓄势待发;有人立在亭檐下,似在引导习射者,还有人坐在台阶上似在歇息,手上还拿着短剑。

谢志成说,春秋战国时期,“射”是贵族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内容,为“六艺”之一,习射图便是战国贵族生活的缩影。第一层右侧是采桑图。两株桑树枝繁叶茂,有人用篮采桑,有人接应传送。

颇有意思的是,一旁还有一人扭腰侧胯歌舞助兴。谢志成说,战国时期正是丝织业发展的重要阶段,四川自汉代起,蜀锦就成为名满天下的织物。因此,将采桑图作为当时生活的场景,并不鲜见。

在第二层图案中,左侧表现了歌舞升平的宴乐场景。有主人跽坐于前,有侍者持扇而立,有人举觞敬酒……这幅图案中,有数人执矛状物的舞蹈,引起了考古学家们的注意。有专家认为这种舞蹈与周武王克殷后的庆功舞《大武》很相似。史料记载,周武王伐商纣的牧野之战时,蜀人曾经相助。与这种巴渝舞蹈相似的《大武》,可能是周人克殷后在巴渝舞基础上加工而成,也可能是古巴蜀人为了追念周武王之功德,将《大武》也传袭了下来。

最让人震撼的就是第三层的水陆攻战图。这是一场激烈的战斗:画面左侧的攻城战中,有人爬云梯向上仰攻,另一方立于城墙之上全力防守,弓箭、戈矛、短剑等集体上阵。攻战中,有人空中跌落,有人身首异处,战场之残酷无比写实。在另一幅水战图中,两条对攻的双层战船上飘扬着战旗,有人擂鼓助战,有人奋力划舟,有人涉水作战,战况同样十分激烈。谢志成说,正是因为水陆攻战图案的精彩,这件铜壶也因此被命名为水陆攻战纹铜壶。

青铜文化由神到人折射时代变迁

在商周时期,青铜器往往作为象征权利的礼器或祭祀用具出现。

在中原文化中,九鼎象征天子的地位;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青铜神树、青铜面具等器物,则成为祭天礼地的媒介。然而到了战国时期的这件铜壶,却再无商周时期那些充斥着兽面纹、龙纹等神秘图案的装饰,反而将当时的社会生活场景作为了装饰主题,这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人本主义的形成,以及战国时期的群雄并起、战乱频繁。

这种青铜器主题纹饰的变化,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谢志成说,仅这种水陆攻战纹的青铜器,就有河南汲县山彪镇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铜鉴和故宫所藏水陆攻战纹铜壶,他们与这件百花潭中学出土的铜壶年代大体相同,均为战国早期之物。这一时期,由于社会结构和文化观念的改变,青铜器纹饰开始出现如实反映社会生活的内容,标志着古人已从幻想的神的世界走向现实的人的世界,开启了汉代画像的先河,在中国美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四川博物院馆藏的水陆攻战纹铜壶,还使用了金银嵌错的工艺,勾勒出丰富多彩的图像。

这种嵌错工艺,又称错金银,是古代特有的一种金属表面装饰工艺,其作法是先在器物表面刻出凹槽,将金银丝嵌入其中,捶打压牢,再用错石磨平、擦亮,构成各种花纹、图像、文字。时隔两千多年以后,仍能看出这件铜壶嵌错的精致和工艺的高超。铜壶的发现,为人们研究当时的生产、生活、战争、兵器、舟楫、礼器、礼俗、服饰、建筑和工艺美术等多方面提供了丰富资料。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