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精神·四川印记丨②揭秘:“三线建设”时期,这里曾创办清华大学分校

2021-08-19 11:20:28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我国首个激光测距仪、首套数字通信系统

在绵阳诞生

四川在线记者 祖明远 绵阳观察 李睿 刘毅

8月17日,绵阳市涪城区青义镇,四川在线记者从西南科技大学正门沿路上行,穿过一片梧桐树荫,来到西南科技大学的老校区。

相比热闹年轻的新校区,这里充满了岁月的痕迹。时值暑假期间,校园里人比平日少了许多,广播里播放着舒缓的音乐,青瓦红墙间布满了风霜印记,翠绿的藤蔓倚靠在木窗边……这里是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旧址,五十多年过去,这里的一砖一木似乎都在诉说着那些三线建设时期的激昂故事。

1964年底,经中央批准,清华大学作为首批搬迁高校之一,迁出部分国防尖端专业到三线地区建立分校,先后到原四川省北碚、内江、宜宾和绵阳四地,最后定址原绵阳县青义镇,校名清华大学西南分校,代号651工程,信箱二〇一。

1969年10月底,以清华无线电系师生为主的约800名先行者,奔赴绵阳重启分校建设,并将清华大学西南分校改名为清华大学绵阳分校,于1970年开始招生。

1978年9月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迁往北京的通知》,此后,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师生分批搬回北京。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时期的老照片,图片由西南科技大学提供

这段历史的印记,至今仍在西南科技大学校园内清晰可见。

在该校建院路上,一幢“石头房子”在周围建筑中格外显眼,名为“清华楼”,名字源自这段艰苦创业的故事。据西南科技大学工作人员介绍,这幢楼是由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师生亲手搬石头修建而成。

据介绍,最初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除了少数农田外一片荒芜,师生们在这里开启了一边学习一边建校的艰辛历程。没有校舍,土建系的师生搭帐篷住在青义镇,每天步行到分校规划的山头画图、设计、计算。来回一个多小时去一公里以外的西山运石头,每天翻山越岭到三公里外的涪江边筛砂运石……师生们集体投身盖窑烧砖,铺路建房的校园建设,让绵阳北郊这片荒芜的山坡上“长出”一个基础设施完善的清华大学绵阳分校。

从1969年由北京来绵阳建校,到1978年开始分批次撤回北京,近10年时间内,清华大学绵阳分校共培养了1000多名毕业生。不仅如此,该校还为绵阳培养了一大批技术和管理人才,充实到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长虹等单位,提升了绵阳科研机构、企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清华楼”的外墙上面刻着岁月的痕迹。图片作者均为李睿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虽已搬离绵阳四十余年,但留下的教学楼、行政楼、食堂、学生宿舍楼、实训楼等13幢建筑物如今仍在使用,来来往往的年轻学子,朝气蓬勃,一如当年投身三线建设的学长们。这些老建筑列入“绵阳市历史建筑”,守望着那些三线建设中的记忆碎片——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实验设备自己造。当时,去北京购买计算机的磁芯板成为整个学校的大事件,为了不震动损坏珍贵的设备,需专门由一个人小心翼翼地抱着,先坐飞机到成都,再坐小汽车“护送”回学校。

西南科技大学内,当年清华大学绵阳分校的老建筑

如今,清华大学与在绵阳分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西南科技大学仍保持着密切的人员往来和学术交流。

“涪水激,自强不息。蜀地坤,厚德载物。”立于当初绵阳分校校区的“清华楼”前的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的文字。在清华大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行胜于言”的文化基因下,我国第一个激光测距仪、第一套数字通信系统等众多科研成果在绵阳诞生。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承担的科研项目也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曾参加了长虹电视最初产品的研制。

如今的西南科技大学正门

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搬回北京后,现西南科技大学的前身四川建筑材料工程学院搬入清华分校校址办学,清华大学绵阳分校有173名教职工转入该校工作。而今西南科技大学的计算机、无线电等专业仍是强项。

不久前,西南科技大学学生获得第20届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ROBOCON“投壶行觞”赛事全国一等奖、“机器马术”赛事中荣获全国亚军、全国二等奖。 在这片被三线精神浸润的热土上,“后继者”继续为中国科技城建设提供着坚实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清华大学西南分校在绵阳的探索具有先导性,引领了全国高等高校三线建设的方向。清华大学西南分校三线建设取得重要成就的同时,现西南科技大学校园里也留下大量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前加强红色资源保护传承背景下,推动清华大学西南分校三线建设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具有重大意义。”西南科技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张勇说。据介绍,今年10月,该校还将邀请国内学界知名专家出席在西南科技大学举办的第三届全国三线建设研讨会,就绵阳三线建设展开深度研究与挖掘。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