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李婷 高杲
4月1日,仲春,正是一年春光最好时。距离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仅12公里的资阳临空经济区,一座“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正从这里拔地而起。
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校区施工现场,自2021年11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建筑主体结构工程已全部完工。预计今年7月底,项目将竣工投用,并于9月实现招生,未来将致力于填补四川没有独立美术类本科院校的空白。
筹建一所独立美术学院,从何处着手?“规划是根。‘美院首先要美’是做规划的出发点,要令人‘一见钟情’,打造‘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是最终目标。”项目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龙卫国说。
大鸟瞰(东西向)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大鸟瞰(中轴南北向)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看规划:
最大程度尊重自然
力争“经得起历史检验”
筹建之初,一个原则被反复强调: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去年6月开始制定方案,到9月才基本成形,大的调整就有3次。”中国建设西南设计院总建筑师、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校区设计总负责人刘艺说,项目各方反复研究论证,力争科学规划,“一次就做对!”
抢抓机遇,积极融入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践行公园城市建设理念,“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最终被确定为规划设计的总体定位。
“定位也基于生态本底。”刘艺说,项目选址地“一湖一河两山”,山清水秀,因此明确依托自然、寄情自然、回归自然,最大化保留利用山水本底,彰显山美、突出水美、塑造院美,不辜负这片好山好水。
“初次到现场,便被映入眼帘的山水格局震撼——远处有狮子山,近处是砚山和月亮湖,蜿蜒九曲河流淌于校园一侧,校园就如同生长在自然山水间。”中建西南院景观院总建筑师、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校区规划总负责人陈宏宇说。
综合楼中轴艺术大草坪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同时拥有山河湖多种自然资源,全国都很少见。项目各方很快意识到,成都是公园城市首提地,公园城市生态价值应作为规划之“源”。集思广益之下,一个理念最终敲定:坚持“大气、精美、简约、绿色、智慧”理念。
寥寥数语,如何在规划中延展?“我们遵从原来的山水格局,最大程度地尊重自然,建筑因山就势、随高随低,打造一所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山水校园。”刘艺给记者打开项目鸟瞰效果图:资州大道以北,美院建筑沿山、沿湖、沿中轴线紧凑分布,点缀、隐藏、融入满眼绿意的山水中,与自然和谐共存。
尊重美术教育规律和师生意见,精雕细琢,才能确保作品经得起历史检验。“规划设计也多次征求了川音成都美院师生等意见。”刘艺说,场景要丰富多样,满足创作需求,也要区别于其他校园,对学生形成美的熏陶和滋养。
“以后师生、市民从正门进来,首先呈现在面前的是一幅山水画。花草树木围合在一起,白鹭在水上飞,锦鲤在水里游,建筑就点缀和隐藏其中。”龙卫国表示,届时,这座校园将具有“一半山水一半城”的美学效果。
看建筑:
兼具传统和创新
建设真正“中国风”的校园
规划设计搭起了“骨架”,还需用建筑填充“血肉”。
在大学规划建设领域,国内成就颇丰,风格流派层出不穷。“美院要承载东方美学传承和意境表达,所以我们选择了中式风格。”刘艺说,要尊重历史文化传承,风格既注重传统历史风貌、传统现代融合,又彰显特色和时代感。
中轴线上的综合楼和大礼堂,就是传统历史风貌建筑的典范。“游走在华西坝古建筑群与琴台路之间,我们看到了方案的影子。”去年9月初,设计团队拿出初稿,后来又参考了哈军工建筑、河南大学大礼堂等,11月初最终定稿。
综合楼主楼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两组建筑包含歇山顶、木作挑梁和额枋等传统元素;屋顶用筒瓦、外墙用青砖、基座用花岗石,都来源于古代经典建筑著作《营造法式》。
大礼堂正面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刘艺认为,它们以一种经典中国风格,体现出超越地域、对标国际的文化自信。
而在外观上,美院建筑既再现传统文化,又有机结合现代工艺和现代材料。陶土烧制的陶板原本是中国传统建材,中轴线两侧的传统艺术区、新兴艺术区建筑采用新中式风格,选用的陶板则是当代工业技术生产的幕墙材料。“它是‘秦砖汉瓦的现代版本’,呈现出来的是现代的形态而不是传统的形态。”刘艺说。
在这座“中国风”校园中,坚持传统与创新并举,正是其建筑的一大亮点。
龙卫国举例道,美院一些主要建筑都开了侧窗、天窗,把自然光引进来。例如,美术馆从四川画坛巨擘张大千居所“八德园”汲取灵感,采用双坡屋顶和白墙将漫射光引入室内,缅怀艺术大家的同时,让展览空间更具现代感。
美术馆鸟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在龙卫国看来,这一方面突出了“绿色”理念,也更适合美院的特点。“画板支在那里,光线从上面进来,师生的创作环境肯定更好。”
看景观:
借鉴“西湖”和“草堂”
打造“十景”化物育人
数据显示,美院占地2370亩,其中建设用地990亩,狮子山山体绿地660亩,九曲河配套景观绿地720亩。如此体量的空间,景观设计既要丰富多样,满足写生创作等需求,也要区别于其他校园,对学生形成美的熏陶和滋养。
陈宏宇带领团队,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数字模拟及GIS全球地理信息系统,对校园场地现状进行详细且全面的分析后,心里依然没有底。
直到踏寻苏轼足迹来到杭州西湖,思路终于豁然开朗。“美院景观格局借鉴西湖结构,同样形成近景月亮湖、中景建筑组团、远景狮子山的空间格局,展现自然与人文交融的山水格局。”
传统艺术区鸟瞰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取法本土,“学堂借鉴草堂”则成为另一条线索。经过多次研究,结合校园场地地形、山水格局、建筑布局、功能风景,美院最终划分出“中轴、环湖、院系、运动生活、山地、滨河”六大景观带,并在此基础上打造“十景”。
湖区景观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滨河景观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美院“十景”不仅融入巴蜀地域特色,还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国内著名自然人文景观。由资州大道一侧的校园大门进入,首先映入眼帘的“松石迎宾”,结合贡嘎山轮廓雕刻汉白玉校石牌,形成富有四川特色的校园入口景观。同时,这里还将参考西湖“花港观鱼”之松石景观进行打造,营造似黄山迎客松的迎宾感。
景观不仅给人以视觉享受,还将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在大礼堂两侧,桢楠等乔木配合大草坪,将形成美院十景中的“翠坪雅集”,不仅赋予自然环境浓厚的人文意涵,还为学生提供了户外艺展以及露天艺术节等场地。
内庭景观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
“在狮子山和砚山上,我们设置了砚台形状的观景台,在里面可以观景,俯瞰整个校园,可以写生创作。”龙卫国表示,景观要服务于教育,促进美院教学、创作、交流等,“整个美术学院的环境,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砚山景观 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