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公园城市里的山水美院⑥ | 专访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马一平:为多年梦想照进现实欣慰不已

2022-04-01 11:43:1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周志敏

四川在线记者 李婷 摄影 李强 华小峰

“喜出望外!”3月底,冒着蒙蒙细雨,80岁的著名油画家、美术教育家马一平来到位于资阳临空经济区的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施工现场,看到数十栋建筑从青山绿水间拔地而起,看着曾经的梦想在眼前实现,欣慰不已。


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效果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马一平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曾参加过对何多苓、罗中立、程丛林、高小华等美术名家的教学工作,也曾任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并领衔创建四川音乐学院成都美术学院,对川渝地区尤其是四川美术发展和现状有着最切身的感受。

按计划,今年9月,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即将建成并招收第一批新生,这也意味着,四川美术人才的培养也将跃升新台阶。

统一平台缺乏致发展受限

各方渴望重振四川美术雄风

2000年,在油画领域颇有建树的马一平,从工作了38年的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一职卸任,马不停蹄到了成都,受邀领衔创建四川音乐学院下属二级学院成都美院,这一干就是20多年。


马一平个人照(受访者供图)

目前,马一平仍是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荣誉院长,对川渝这片艺术热土有着极为深厚的感情。“随着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深度融合发展,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的筹建,对川渝美术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作为见证者,马一平对四川美术人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的成长轨迹和辉煌成就有着深切的感受。

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新兴木刻运动,还是五十至七十年代的革命版画创作,抑或是以“收租院”为代表的雕塑创作群体,相当一个时期,四川在美术领域人才辈出,主导着中国美术史上历次重大变革和思潮。

马一平说,尤其是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美术事业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以何多苓、高小华、程丛林、周春芽等为代表的大批四川画家,为中国美术开创了新路。他们求学时的四川美术学院,更是中国美术史上“绕不过去的标杆”。比如,罗中立的《父亲》、何多苓的《春风已经苏醒》、高小华的《我爱油田》、程丛林的《1968年×月×日雪》等。

1997年,重庆成为直辖市后,四川美术学院划归重庆。从此,四川不再有独立的美术学院。由于缺乏阵地和平台支撑,四川美术领域优质师资和生源不断流出,散落于省内18所本科院校的38个美术类专业点,存在“多而不专”“多而不精”“多而不强”现象。不仅如此,领军人物青黄不接、中青年领军人才匮乏,优秀作品问世少,高级别学术会议、高峰论坛也常与四川无缘。


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效果图(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供图)

马一平以四川音乐学院美术学院为例,该院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近4000人,下设10个系,在业内树立了良好的专业口碑。“但近年发展面临着瓶颈,美院不美、师资不足、场地不够,与全国八大美院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令人着急。”

马一平表示,拥有一所高水平的独立美院是自己多年夙愿,对筹建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师生们也是翘首期盼,大家非常渴望尽快补齐美育平台这个短板,早日圆了重振四川美术雄风的梦想。

找准定位

立足当下需求也参照国际人才培养大背景

对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的筹建,四川美术人寄予了太多的期许。

马一平希望,在建成后的日常人才培养工作中,既要立足当下社会对美术的客观需求,也要参照国际艺术人才培养的时代大背景,“为四川美术人才培养精准贡献光和热,以教育带动行业,以行业带动艺术产业的发展。”

1996年,马一平在四川美术学院任副院长时,设立了动画专业,这次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在修建中,也融入了互动性、智慧性、甚至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时代元素。

“这与艺术系、科技系、数码媒体艺术系等新兴艺术学科紧密相关,可以为学生提供实践、展示、交流的平台。而校园本身的建筑特色与展览,也为公众敞开了一道了解艺术的美育大门”, 马一平说。

马一平解释,其实新兴艺术学习不同于传统纯美术作品创作,这些美术设计人才的专业能力能融入到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招生人数比例也逐年提升,社会需求旺盛。“比如北京冬奥会上美轮美奂的雪花视觉装置,比如河南龙门石窟以及各大博物馆里的全息投影,还有热门的电子游戏、动漫产业等都在此列,这些服务于老百姓的美术成果,行业前景未来可期。”


现场施工图(李强 摄)

在施工现场,马一平还看到,校园很注重实用性,比如在如诗如画一样的山水间设置传统和新兴艺术区、公共教学区、运动生活区及艺术家工作区,让专业教学、布展、实践、交流有了美观实用的空间。

据现场工作人员介绍,未来天府国际艺术城美术学院将打造智慧校园,这也让马一平感受到了浓浓的科技感——学校大力推进“中央机房”建设,小到师生进出人数,大到科技与艺术融合,用“大数据”为师生们的教学生活服务。在马一平看来,这座外表充满自然气息的“山水美院”,内核用科技服务于艺术,而最终艺术创造又反哺社会,为科技、产业插上想象的翅膀。


现场施工图(华小峰 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