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何勤华
【展品介绍】
在“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中,有一件会理绿陶展品。该展品《绿釉圆宝壶套装》来自凉山州会理市,是用传统工艺制作,在作品表面形成的釉色,是由天然孔雀石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尤如碧玉一般,是传承人追求自然与工艺的有机融合。用陶表现如同玉一样的器皿,更显绿陶孔雀石的窑变魅力,既有传统的造型之美,也是绿陶富于创新的立意表现,极具珍藏价值。
会理绿陶——星月壶。受访者供图
【展品故事】
“已收到,非常精美,我很喜欢。”10月6日,在北京工作的李悦收到了来自远方朋友的生日礼物。这是一套会理绿陶——精美的茶具,一壶一海六个杯(8件套),即便从2000多公里外的四川省凉山州会理市寄出,但因为朋友的精心包装,完好无损。
李说,早就听会理的朋友说过会理绿陶,这次自己总算看见货真价实的绿陶了。
会理制陶工艺源远流长,始于唐而盛于明。据专家考证,会理烧制绿釉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宋朝,至今已有几百年历史,因为是用孔雀石作釉高温烧制后成宝石绿色,而得名“会理绿陶”。其之所以能经历数百年的时间而在民间兴盛不衰,首先在于会理当地拥有制陶所需的丰富原料以及独特的釉料;其次,无数的能工巧匠将之世代传承并发扬光大。
由于绿陶一般是民窑生产,又地处山区,不会像官窑那样因改朝换代、蒙受战乱而停产,主要以生产生活用品满足当地人民需要的淳朴目的,反而保护了这一古老技艺的世代传承。
李悦收到的绿陶茶具,源自会理绿陶文化产业园。在这里,家传三代的绿陶大师,坚守着对绿陶最本真的传承,还恢复创烧出我国宋、元、明、清失传的梅子青、石榴红、白天目、天青釉、金丝兔毫、晶鑫玳瑁、紫金砂、窑变山彩等八大釉系,见证了会理绿陶产业的沉浮。
会理绿陶作品《金色龙肘山》。受访者供图
会理绿陶,因采用天然“孔雀石”制釉,经高温(1260℃)氧化焰烧制后呈宝石绿色,而得名。2009年,会理绿釉陶瓷制作技艺入选四川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2017年,在各级各部门的支持下,韩进富、韩春寅、王继兰等绿陶技艺传承人建立了绿陶文化产业园,并创建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创建了会理绿陶博物馆、绿陶研究所,系统性地研发、制作、展示、传承会理绿陶制作技艺。
“烧制过程中,高温带来的色彩变化是有许多偶然因素的,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也是不可控的,因此能得到理想的画面,是非常难得的。”会理绿陶非遗工坊传承人韩春寅说。
目前,会理绿陶的发展已列入《四川省工艺美术千亿产业发展规划》,是凉山州“十四五规划”、会理市“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打造的特色旅游商品。
“我们现在拥有的部分制陶技艺、制釉技术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相关技术正在积极申请国家专利。”韩春寅表示。会理绿陶品牌建设将改善凉山陶瓷发展落后的现状,推动凉山特色旅游纪念品、工业品的设计和制作,带动特色旅游商品、纪念品市场,对传播凉山地区旅游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在欣赏完收到的绿陶茶具后,李悦欣喜地发现,朋友寄来的还有一本会理绿陶的宣传手册。翻阅手册上的一幅幅展品照片,李悦心里坚定了一个想法,一定要找机会到一趟会理,实地参观了解会理绿陶,甚至现场体验制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