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陈婷
2022年,四川省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万余家,同比增长逾四成;高新技术产业实现营业收入2.6万亿元、同比增长11.8%。
创新引领发展。在科技创新促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四川能不能更快、更高、更强?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上,这个话题引起住川全国政协委员高度关注,多位委员提交联名提案,呼吁“在成渝地区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建议:西南地区应设国家科学中心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提出,到2035年,基本建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需要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来支撑。”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成都市委会主委杨建德认为,科技创新中心侧重于构建科技创新生态系统,更加强调科学技术的应用和成功转化;科学中心则是科技创新的基础支撑,强调通过汇聚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新型研发机构等多种战略科技力量,吸引高层次科研人才集体攻关,努力形成基础科学和原创能力的重大突破。
目前,我国已有北京怀柔、上海张江、安徽合肥、大湾区四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从国家发展战略上看,现有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基本上布局在我国中部和东南沿海地区,这是不平衡的。成渝地区不能没有国家科学中心。”在全国政协委员、电子科技大学校长曾勇看来,成渝地区位于祖国的大西南,这里自新中国成立起就被赋予了独特的战略地位。如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被纳入国家战略布局,被定位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因此需要有科学中心与之相匹配。
“科学中心就是一个优质平台,可以为西南地区尤其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集聚一大批高层次创新人才,进而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不竭的源动力。中国要全面实现现代化,不能缺少西部的参与;中国西部的现代化,不能缺少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助力。”曾勇进一步分析说。
分析:建设国家科学中心,成渝地区“底子好”
在委员们看来,四川具备科技创新的区位优势和资源条件,拥有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的“好底子”。
有关资料显示,2022年西部第一个国家实验室在四川挂牌设立。截至2022年底,四川已拥有10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90多个国家级创新平台,有两院院士64人(次)、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约380万名,高新技术企业1.4万余户,区域创新能力位居全国前列。
“为了发展电子工业,早在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就在四川布局电子科技大学等高校院所和企业。如今,一大批高水平的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在这里聚集,奠定了良好的科技创新基础与产业发展基础。同时,重庆的基础也不弱并且很有特色。”曾勇说。
基础还在进一步夯实壮大。
全国政协委员、中核集团核聚变领域首席专家段旭如告诉四川在线记者,相比其他地方,四川是我国核工业的重要基地,国家战略核力量及核能研发设计主要力量集中地,具有核裂变、核聚变于一体的核能创新优势。“目前,西物院、中物院、西南交大都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布局建设聚变研究设施。通过结合聚变研究与成都科技创新区位的双重优势,在成渝地区建设引领国际的聚变原创技术策源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聚变能源大科学研发测试平台,创建国际聚变创新研究中心,引领聚变技术发展趋势,对于成渝地区合力共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具有重大意义。”
支招:明确目标,来一场“双向奔赴”的约会
如果在成渝地区布局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需要国家提供哪些支持?四川又应该怎么做?
委员们建议,由国家层面出台政策文件,支持布局建设成都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大力度支持四川充分发挥创新资源优势,提升区域创新能级,进一步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产业创新中心等国家高能级创新平台的规划布局和资金保障等方面予以倾斜支持。
委员们同时指出,在成渝地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应该是一场“双向奔赴”的约会,国家有意愿,川渝也当有行动。
“目前,成渝科技创新协同合作的多项工作已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创中心,需要更多的高能级创新平台和大科学装置集聚到成渝地区这片创新沃土。”段旭如建议,成渝两地可以发挥各自科技资源优势,加快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集聚全球知名的高精尖人才等创新要素,形成科技创新合力,带动成渝经济圈产业链、供应链升级提能和经济社会发展。
“作为创新的源头,科学中心建设最终转化为产业发展成效,绝不是立竿见影的事情。所以,地方政府一定要积极看待并真正下力气支持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从长远的角度来给予支持和配套。”曾勇建议。
“我相信,只要在成渝地区布局一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川渝齐心努力,就能打造出一个更高水平的‘第四极’。”杨建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