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与观众同频,产业变革与创新同步 专家学者共谋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丨蓉城百花开——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特别报道

2024-08-03 22:05:40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余如波

8月3日上午,作为第37届大众电影百花奖重要活动之一,《2024中国电影艺术报告》《2024中国电影产业研究报告》发布论坛在成都举行。两部《报告》以精准的数据、客观的评析、动态的观察、深入的思考,全面反映过去一年来中国电影艺术和产业发展态势。

活动现场,两部《报告》的作者齐聚一堂,就如何紧跟时代步伐,关注现实,传递时代精神,如何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满足多元审美需求,如何推动产业变革创新,加速艺术与技术融合,探索电影表达和市场开拓的新方式等话题,共同探讨电影的魅力,共谋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之路。


活动现场

打造传统题材“爆款”,彰显文化融合与创新

近年来,在文艺创作各个领域,中国传统文化题材大放异彩,大量佳作获得了口碑与市场双丰收。以电影领域为例,仅过去一年,就有《满江红》《长安三万里》《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备受瞩目的作品。

“电影要紧跟时代,也要有文化传承,要有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北京电影学院管理学院副教授张琦说,《长安三万里》《哪吒之魔童降世》等电影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活化”和“再造”。他呼吁创作出更多类似的电影佳作,不仅成为“爆款”,更能体现文化的融合与创新。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院长、教授马华发现,相应地,许多影片自觉地采用了一种东方美学风格。在他看来,传统文化“触电”,不仅仅是原汁原味的再现,更要寻求与现实世界、现实生活的链接。“今天的国产动画电影,大都跟传统文化息息相关,它们讲的是古代的故事,但在很大程度上不断挖掘当代人的感受,通过真实的情感和观众产生对接。”

这些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在解决创作面临的各种问题,满足观众的观影、审美需求时,也在传统文化基础上加以创新和发展。例如,2023年的影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其创作的基础是商代文化,美术组非常重视对于历史资料的考证,考察了40多个博物馆以及历史遗迹,梳理了2000多份文献,尽量还原商代视觉特征,包括建筑、道具等细节。

不过,由于影片的“神话史诗”定位,只有商代文化元素显得单薄。北京理工大学设计与艺术学院教授王丽君介绍,剧组因此整合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的经典文化元素,例如商周青铜器图形纹饰、宋代山水画、明清水陆画等,“很厚重、很丰满,这种处理需要丰富的文化底蕴。”

释放AI生产力,创造引人入胜的影像世界

电影自诞生以来,就与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近年来,技术领域最受电影业界关注的,无疑是AI(人工智能)技术的革命性发展和广泛应用。本次论坛上,众多与会嘉宾也围绕AI深入阐述自己的观点。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理论评论工作委员会会长陆绍阳曾听国内一家头部影视企业负责人介绍,原来一年可以拍3部动画片,现在有了AI助力,一年可以拍4到5部。“毫无疑问,AI可以使我们的电影创作如虎添翼;但也有另一种声音在说,AI是工具还是主体?如果它作为一种主体的话,是不是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会替代艺术家?”

北京电影学院副研究员、未来影像高精尖创新中心虚拟制作实验室主任王春水介绍,目前AI对电影领域的影响,一是剧作,一是概念图,“在显性领域,影响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大。”他认为,AI可以解放摄影师、剪辑师等电影工作者,让他们有机会花更多时间跟导演沟通,思考怎么去讲好故事,创造合适的画面风格,把更多时间放在片场而非后期制作等技术环节。

陆绍阳也对此持乐观态度。在他看来,AI作品是对过去素材的总结,但是艺术家不但要面对过去,更要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AI替代不了艺术家,AI的光芒也遮挡不住人的光芒。”

因此,面对AI的挑战,电影工作者应该思考如何“为我所用。“每年技术都在飞速发展,技术是我们的武器。一方面必须紧跟技术的进步,一方面要注重提升自己的艺术感受和审美能力。”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导演梁明举例道,尤其在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唯有电影工作者具备深厚的积淀,养成良好的审美观,才有能力指挥AI创造出一个引人入胜的影像世界。

百花奖执委会供图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