楹联里的湖南(75)丨重文化,有精神,小李庄照见中国之大

2024-08-31 09:20:14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编辑:梁庆


四川宜宾,万里长江第一城。金沙江和岷江在该市合江门地段汇流而成长江后滚滚东去。

这里也是美食之都。一碗燃面、一碟白肉,外加一杯五粮液,传说中的神仙日子大抵如此。

燃面在宜宾满街都是,五粮液在很多地方都能喝到,但要尝到正宗白肉的滋味,那就得去一个古老的小镇——李庄。

李庄何处?长江拐了个大弯流出宜宾市将近20公里,就到了一处平坦开阔的村庄,这就是“万里长江第一镇”李庄了。

李庄本是一个普通的川南村庄,但在20世纪40年代,这里却上演了一出历史大戏。名不见经传的小镇,成为抗战时期中国四大文化中心之一。

一切都缘于文化。从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内的一副楹联中,我们依稀可以望见那段风云激荡的岁月:

国难不废研求,六载清苦成巨制;

室陋也蕴才情,百年佳话系大师。

下面,让我们从这副楹联中挑拣几个关键词,跟随著名古建筑专家、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柳肃的引导,一起去感受“李庄精神”。


清苦·佳话

这副楹联不用典,辞采不事雕琢,平白如话,甚至还存在不合联律之处(如“情”字平仄失调),却有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因为它展现了一幅中国人民在危难时势中捍卫文化血脉的动人画卷。

时间穿越到1940年夏秋。在抗战烽火中迁往昆明办学的西南联合大学、同济大学、中央研究院等教育科研机构,因日寇飞机的轰炸而无法安身,国民政府教育部遂下令各单位再往四川迁移。这年秋天,西南联大在叙永县设立了分校,同济等则辗转来到了南溪县李庄。

李庄本是个小村庄,一下子涌来一万多“下江人”,顿时闹腾起来了,学堂、祠堂、庙宇、私宅,凡是能容身的地方都挤满了人。中国营造学社落脚在了上坝村月亮田一栋四合院建筑张家大院内。


李庄中国营造学社旧址。赵持 摄

国难当头,厕身小镇,条件之艰苦是难以想象的。物资匮乏,缺医少药,科研资料、器材短缺,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人们。但从前养尊处优的学者们并没有唉声叹气,而是迅速适应环境,以乐观主义的精神“不废研求”,谱写了许多佳话。

运送国宝文物到李庄存放的破汽车经常抛锚,中研院史语所所长、大胖子傅斯年就和大家一边推着车走,一边吟诵着老舍的仿古诗:“一去二三里,抛锚四五回。下车六七次,八九十人推。”

林徽因患有严重的肺病,曾经连续高烧几个月。为了给重病的妻子补充点营养,梁思成去到宜宾,当掉自己心爱的派克钢笔和手表,换来两条草鱼。他笑着对林徽因说:“这块手表红烧了吧,这支钢笔清炖了吧。”

留欧归来的童第周借助一台在旧货市场淘来的显微镜做实验,却发表了数篇引起国际生物学界高度重视的学术论文。从英国来李庄造访的李约瑟博士不解地问:“布鲁塞尔有那样好的实验室,你为什么一定要留在这个偏僻的山村呢?”童第周的回答很简单:“我是中国人嘛!”

因了那一批学人的坚守和作为,小小的川南村庄,竟然驰名中外了。当时在国外给李庄的人写信,只需在信封上写下“中国李庄”,就都能够送达。这在世界通信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的。

巨制·大师

李庄6年,所取得的教学科研成果是非常丰硕的,而且这些成就很多都打上了李庄的烙印。

比如,川南一带曾流行一种让人非常痛苦的痹病——“麻脚瘟”。同济公共卫生研究所的学者专家们通过反复实验和研究,终于查出了致病原因,原来是乐山五通桥地区的食盐中含有带毒的氯化钡。于是对症施治,成千上万的病人从此解除了痛苦和烦恼。

古建筑研究是营造学社的特色,利用川南地区古建资源丰富的优势,梁思成们进行了大量的田野调查,完成了西南建筑的系统性整理研究,也培养出了以宜宾人罗哲文为代表的大师级建筑学家。

中国营造学社在李庄期间诞生的最有代表性的学术巨制,当推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这一巨著是中国建筑学研究的开山之作,实现了梁思成提出的“《中国建筑史》要由中国人来写”的夙愿,结实地奠定了其大师的地位。

与家喻户晓的梁思成相比,营造学社的另一位大师还不太为公众所知晓,他是湖南新宁人刘敦桢。刘敦桢出身新宁刘氏望族(湘军大佬刘长佑、刘坤一的宗族后人),1921年从日本留学回国,三四十年代任职于中国营造学社,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刘敦桢的成就和地位,可以用“四个字”和“一部书”来简要概括。四个字,叫“北梁南刘”。“梁”当然是梁思成,“刘”即是刘敦桢。这个提法可不是随便叫出来的,是曾任北洋政府代总理、中国营造学社发起人朱启钤给出的评价。所以一经说出,即流行于学界,这是人们对梁刘二人共同开创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遗产的褒扬。一部书,则是刘敦桢历时七年、八易其稿写就的《中国古代建筑史》。这部中国古建筑研究巨制,虽不像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那样是在李庄期间成书出版,但大量的收集、整理工作是在李庄完成的。

当然,作为湖南大学建筑学教授,柳肃最引以自豪的则是,刘敦桢是湖大建筑学科的创始人。刘于1925年到湖大土木系任教,主持创立了建筑学科,并设计建造了湖大二院(后改为物理楼,现为文学院使用)。


刘敦桢设计的湖南大学第二院,已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行 摄

当我们把目光跳出中国营造学社,回望中央研究院、同济大学在李庄的岁月,我们会更加惊异地看到,“清苦”的李庄恰是孕育“大师”的摇篮。据统计,曾在李庄学习研究、后来成为两院院士的科学大家就达12人之多。

也因此,李庄抗战文化陈列馆大门上的一副对联才敢这么写:中国文化的折射点;民族精神的涵养地。

长沙·李庄

“西南联大的前身是长沙临时大学,长沙和昆明、李庄,除了地理意义上的关联外,精神气质上有什么‘血缘关系’吗?‘联大精神’‘李庄精神’,它们和湖湘精神有哪些相通之处?”听柳肃讲完刘敦桢后,记者将话题转向了三地的“比较研究”。

柳教授接过话头,动情地回答:“长沙、昆明、李庄,尽管是三个时期、三个地方,却都有一个共同的内核,那就是担当精神。那种心系民族存亡、以赓续民族文脉为己任的责任感,历经千秋万代都会永放光芒。”

是啊,担当!学者、学子们在昆明、李庄的艰苦条件下“不废研求”,让饱经摧残的华夏文化得以延续生机的同时,长沙在干什么?它用四个字书写了雄壮的史诗:长沙会战!同样是担当,用血肉还是用纸笔,都可以交出精彩的答卷。

柳教授还特别地对“联大精神”和“李庄精神”进行了一番比较。他认为,不管是在长沙还是在昆明、李庄、叙永,中国学人都坚持在艰难的环境里埋头学习和研究,这是一脉相承的“联大精神”的要义;但“李庄精神”除此之外还有一层含义,那就是以乡村士绅为主体的民间力量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支持和贡献。这是“李庄精神”最具价值、最为动人的地方,也是中华文化中一份独特的财富。


当年罗南陔发给同济大学的“16字电文”。  资料图

柳教授说到的“李庄精神”的内核,其实都浓缩在84年前那份著名的“16字电文”里面了。话说当年同济迁川,本来最初的目标之地是南溪县城。但当地官方考虑到迁来的机构和人员众多,地方承接不下,就婉拒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李庄知名士绅罗南陔得知了这个消息,立即组织乡亲代表们开会。大家认为,国难当头,万众一心,接纳同济义不容辞,而且这些优秀教育资源的到来,也有利于李庄的发展。于是很快给同济大学发去一份电报: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由于当地人民的热情接纳,同济才找到了栖身之所,后来中央研究院、中国营造学社等也陆续在此扎根。

“一切需要,地方供给”,多大的口气啊!是李庄财大气粗吗?当然不是,斯时斯地,哪会有余钱剩米周济他人?!他们有的,只是一颗崇文重教的赤子之心。这种乡绅文明,是千百年来维系中国民间文化发展乃至社会稳定的强大粘合剂。

抚今忆昔,柳教授感慨地说:“这种精神现在确实不太看得到了,我们要多久才能找得回来呢?希望乡村振兴能带来转机。”

【记者手记】

不同的奔走,一样的传承


从长沙到昆明,从昆明到李庄和叙永,前辈学人冒着炮火、守着清苦,留住中华文化的根。临大精神、联大精神、李庄精神,惊天动地,震古烁今。

我们为前贤感动,但不能止于此。我们也要用行动来传承文化血脉。

于是,从长沙到南京,从宜宾到成都,从兰州到乌鲁木齐,......“楹联里的湖南”报道团队出发又归来、归来又出发,多省寻访,多方挖掘,将一副副“湘字号”优秀楹联呈现在读者眼前。

走出去,我们看到了不同的风景。如齐鲁之雍容,巴蜀之豪放,三晋之尚实,西域之多元......但在这些多姿多彩的文化形态背后,都蕴藏着一些共同的价值,比如对家国的认同、对文化的呵护。

罗素说,“幸福之源,在参差多态”;历史则证明,江山之固,在万众一心——用文化聚拢起来的人心,是最坚固的城墙。我们跨省寻联,既是为了展示各个地域文化的个性之美,更是为了找寻中华文化最核心的价值和最磅礴的力量。

跨省采访报道至此虽告一段落,但文化传承的脚步不会停歇。

【解联嘉宾】


柳肃,1956年6月生,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岳麓书院首席顾问专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建筑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出版学术专著29部,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承担过2项世界文化遗产和40多项国家级、省市级重点文物建筑的修复保护设计及历史文化名城、名村的保护规划。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