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王培哲 宜宾观察 罗顺
“中国造动力电池实现了‘走出去’,但距离‘走得快’‘走得稳’还有距离。”9月2日举行的动力电池质量提升专题会议上,东南大学教授吴宇平在主题演讲中分享了自己对动力电池行业的观察,得到许多与会嘉宾的认同。
在随后的专题分享环节,来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围绕提升动力电池产品质量,助力中国造“新三样”扩大市场从监管层面建言献策。
提到动力电池质量,标准体系是绕不过去的一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创新管理司副司长郭晨光介绍,当前我国的动力电池产品在国内缺少上下游连贯、统一的标准体系,在海外面临标准化工作“水土不服”的困境,这将是接下来行业和监管部门共同发力的主要方向。
“摆脱过去‘自说自话’的孤岛式标准体系,需要通过前期合作建立信任,在这方面我们已经积累了一定基础,接下来一方面要立足自身技术优势推广经验,另一方面上下游联动,同步推广,形成合力。”郭晨光认为,产业合作形成利益联结,才能让海外用户更快接纳中国标准,为此需要用产品力建立信任与合作。
如果说标准体系代表了制造方的共识,那么质量认证则代表了消费端的认可。在外贸“新三样”出海面临市场波动的当下,质量认证体系对于产品质量的“背书”至关重要,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监督管理司副司长杨冬看来,当前国内动力电池产业缺少对碳足迹的有效认证,在国际贸易中容易陷入被动局面。
“建立碳足迹认证体系,国内已经有地方和企业开展尝试,但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应该从动力电池全生命周期的角度,建立从生产到回收的信息公开机制,让市场主体和监管部门、消费者广泛知晓、深度参与。”杨冬认为,未来有一天,中国的动力电池产品也会有统一的碳足迹认证标志,激发更多绿色消费潜力。
专题会议上,保护知识产权也是各方讨论的焦点话题之一。有声音认为,在新能源汽车瞄准海外市场开展“攻势”的当下,过于强调产权保护制度不利于共同应对海外挑战。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副司长陈仕品反驳了这一观点,在他看来,产权保护不仅有利于良性竞争,还能促进“沉睡”的专利资源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当前我们盘点出‘沉睡’的专利就有60余万件,接下来,一方面要帮助动力电池产业科研机构建立合理的付费使用机制,另一方面也要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创新联合体,从技术的创新和使用两端发力,提高专利转化效率。”陈仕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