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资阳晏家坝村:文创人才聚集 田野中体验“诗和远方”

2024-09-06 16:36:31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资阳市“百姓大舞台·才艺大比拼”文艺展演活动在晏家坝村举行。图片来自资阳市融媒体中心

四川在线记者 郑志浩

“欢迎来到乡村公园·晏家坝村!”步入资阳市雁江区保和镇晏家坝村,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就是热情又独特的欢迎标志。

在定位为乡村公园的晏家坝村,不只可以收获乡村田园惬意风光,还能循着街巷里的指示牌,找到一个个别致的文化空间。乡创学校、乡村电影博物馆、美术馆、陶艺馆……风光旖旎的田园中,文化空间成为了一道别致风景线。

小城市郊野的晏家坝村,如何汇聚了密集的文创人才和文创空间?近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晏家坝村,一探小村庄向文化集聚区、文艺体验地的蝶变。

晏家坝村开展的青年艺术家画展海报。图片来自受访者

文化味浓郁

新村民+老建筑碰撞出文创空间

走进晏家坝村的深处,灰瓦白墙的传统民居建筑内,不少民居已经装修成茶馆、民宿、非遗工作室等,内部现代的设计和传统的民居风格混搭,颇具“文艺范”。这些文创空间的介绍铭牌中,负责人往往自我介绍为主理人。

在晏家坝村的陶艺馆内,学员在主理人肖洪平的指导下完善陶艺作品的外貌。作为一名返乡创业人员,她在2019年回到晏家坝村开办了工作坊,从事陶艺教学,是晏家坝村最早一批主理人。“晏家坝现在的文旅业态非常丰富了,有采摘园,有艺术培训,有非遗体验,基本上到了周末,成都、资阳的孩子们来这里玩一天都没有重样的。”

晏家坝村陶艺馆内,学员了解陶艺制作过程。图片来自受访者

变化来自新村民和老建筑的碰撞。2019年开始,晏家坝村实施整体乡村公园社区打造工程,逐步引入一批专业文化人才,也就是晏家坝村党总支书记查玉春口中的“新村民”,负责提升乡村风貌并丰富文旅业态。查玉春介绍,新村民得以融入乡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宅基地改革试点。

由于村民外出务工,晏家坝村的不少老院落处于闲置状态,但区位优势非常明显。晏家坝村距资阳城区仅7.5公里,距离成都市区的车程也仅仅1小时,发展近郊旅游的基础要素已经具备。作为资阳市宅基地制度改革首批先行试点村,晏家坝村集体统一流转农户的闲置宅基地和农房,再对外招租。外来业主负责租赁后的农房整体风貌打造。

经验丰富的三加二乡创联盟操盘风貌提升。联盟中的乡村规划师魏向阳和团队走遍了村里的巷道,梳理出多处明清古宅古井、古渡古码头资源。“保持建筑的在地性是我们的重要考量,很多老建筑在保留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得到了重新利用。”魏向阳介绍,经过修缮复原,村内两百余年历史的三崇堂建筑焕发新生机,并形成由乡村规划展示馆、乡愁主题馆、乡村图书馆、乡村美术馆、晏家坝农民夜校等组成的文创空间集群。

新业态融入

在乡村看演出、看展览成为新时尚

“改造后,我们村陆续吸引了120多名新村民入住,很多改造后的文化院落已经成为城市居民的周末打卡点。”查玉春介绍,目前村里已经有20多家文旅工作室和相关企业,培育了休闲民宿、田园乡创、艺术工坊、文创市集等新的体验场景。“村里平均每年接待前来研学的学生超过2万人次,打响了‘研学晏家坝、行走大课堂’的名气。”

在“文艺范”愈加浓厚的晏家坝村,看演出、看展览成为新的时尚。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该村引导村民成立舞蹈队、歌唱队等组织,近年来陆续编创了乡味十足的本地文艺节目,获得了村民的好评。

9月2日,资阳市“百姓大舞台·才艺大比拼”文艺展演活动在晏家坝村举行。文艺队伍齐聚一堂,带来舞龙、石工号子等自编自演、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小时候,村子里看不到这些丰富的演出,也没有这些文艺展馆。现在,大人和孩子都不担心没地方去了。”村民邱冠硕对村里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感到欣喜。

更多的青年文创人才向这个小村庄汇聚。沱江边上,《雨季来临》主题画展目前正在晏家坝村“不在小院”展出。观众穿行展区,从明亮的黄绿蓝色块再到沉静的蓝灰黑色块的过渡中,欣赏创作者从雨季中得到的灵感。

读书会、画家个人展、主题沙龙活动等相继在这里举办,“不在小院”是村里目前最热闹的文化空间之一,吸引了在成都、资阳两地青年人的关注。今年7月,成资同城“青年共创·赋能乡村”发布会在这里启幕。成都、资阳两地的10余支青年文创团队发布了准备在晏家坝村落地的文创项目,包括村落白噪音的收集传播、乡村景观营造、乡村音乐会等,展示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和创意。

在“不在小院”主理人范彬彬看来,乡村里的展览,同样可以为青年艺术家作品提供展示的机会,为青年们提供了交流思想、拓展视野的平台,让他们在乡村中寻找灵感和创作素材。“这些团队大多都是‘00后’或者‘90后’,对乡村充满责任感。乡村里的文化空间,不仅是一个物理意义上的场所,更是连接青年文化才能的空间,期待有更多的青年人来到乡村,给村子里带来不一样的文化面貌。”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