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民俗印象 ⑮丨寻路千年·古蜀道上的古镇(3):阆中古城

2024-10-28 17:40:44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牛霄

开栏语

古蜀道,是古代关中平原通往四川盆地道路的统称,自秦汉时期便已形成规模。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古道交织成网,将关中与巴蜀紧密连接,不仅见证了川陕两地千年的风雨历程,更孕育了沿途众多繁华的市镇。

这些古镇,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蜿蜒曲折的蜀道之上。它们从最初的驿站、商铺逐渐演变为集商贸、文化于一体的重镇,虽历经沧桑变迁,却依旧散发着迷人的光彩。

从2024年9月起,《C视觉·天府民俗印象》栏目特别推出『寻路千年·古蜀道上的古镇』系列报道。让我们跟随C视觉摄影师的镜头,重新发现这些古镇的魅力,讲述那些被时光尘封的故事。同时,我们诚挚邀请全省摄影师共同参与,捕捉古蜀道沿线传统市镇与历史遗迹的珍贵瞬间,一起探寻那些深藏于岁月深处的记忆。

让我们携手,用光影记录下这份属于四川的独特风情,让那些曾经辉煌的古镇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感受那份来自历史深处的温暖与感动。

C视觉邀您一同启程,探索蜀道记忆之旅。

阆中,别称阆州,古称保宁,位于四川省东北部,嘉陵江中上游,素有“阆苑仙境”“巴蜀要冲”之美誉。自公元前314年设郡置县,距今已有2330多年历史。

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以阆中古城为中心,嘉陵江水道、蜀汉古东道、东河水道、米仓古道以及阆剑古驿道为代表的巴蜀古道水陆交汇、南北贯通。凸显了阆中作为巴蜀要冲、川北重镇、水陆咽喉的重要水陆交通枢纽的地位。

古城秉承“唐宋格局、明清风貌”,拥有汉桓侯祠、清代贡院等“国保”文物8处;还有华光楼、明代白塔等众多“省保”文物。

古城建筑布局以中天楼为轴心,次第展开、状若棋盘,展现出“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被誉为当今保存最完好的“风水古城”和“中国风水学的教科书”。

华光楼又称“古镇江楼”,在阆中现存楼阁中,华光楼建造最早又最宏伟壮观,因此被称作“阆苑第一楼”。华光楼是阆中的标志性建筑,根基稳固,文化积淀深厚。

作为三国时期蜀汉重镇,古城有着深厚的三国文化底蕴,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桓侯祠,俗称张飞庙,是一座明清时重建的四合庭院式古建筑群,祠内还有众多的历代名人碑刻匾联,迄今已有1700余年的历史。

古城内有一座王皮影艺术博物馆,2019年建成,藏品2万件,是全世界最大的私藏皮影博物馆。阆中皮影戏于201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产生于清康熙年间,有400多年悠久历史,是中国皮影戏川北流派的重要代表。

与古城隔江相望的阆中白塔是阆中的又一标志性建筑。白塔建于明代末期,共十三层,高二十九米,外十二层,内六层并有螺旋梯道九十一级供人登临绕窗远眺,以便从各个不同角度观览阆中风物。

南津关古镇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锦屏山山麓,是连接阆中古城和嘉陵江南岸的必经之道。明成化年间,这里曾设有浮桥通两岸,与古城连为一体。这种浮桥一直使用到解放初期。

关于天府民俗印象专栏

为记录四川多彩民俗、弘扬传统文化,C视觉联合成都民俗摄影协会联合推出“C视觉•天府民俗印象”专栏,并面向全川摄影师长期征集四川民俗影像。

“C视觉•天府民俗印象”栏目将用原创专业影像,呈现四川各地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民间艺术、传统技艺等,让您沉浸式感受四川民俗的独特韵味,领略四川文化的博大精深。

征集内容

围绕中国民俗文化展开,包括但不限于民间故事、传统习俗、民间艺术、地方特色等方面。重点征集反映我省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的摄影组照、摄影专题或者人物影像故事。传承和弘扬我国的民俗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民俗文化的魅力。

征集时间

长期征集

征稿要求

稿件要求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和可读性,能够展现我国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稿件须为原创作品,严禁抄袭、剽窃他人作品,如有发现,将取消参评资格并追究相应责任。

投稿作品不少于5张照片,每张图片长边不低于4000像素,内容完整,立意清晰,画面质量佳,并附带相关详细图片说明。

投稿视频长度不超过3分钟,作品完整,画面干净规范,构图优美,剪辑节奏好,立意清晰正能量,富有传播价值。

投稿方式

第一步:注册并登录C视觉

(https://www.scph.cn)

第二步:在C视觉首页右上角,点击“上传”

第三步:在“图集标题”中注明:【天府民俗印象】+作品标题

第四步:选择“版权用途”—“作者/所属单位”

第五步:选择“版权来源”—“编辑用途”

第六步:【确定信息】并【提交】

四川日报全媒体视觉中心出品

策 划︱毛漫丁 喻 茂 谭 曦

执 行︱董楠 郭佳莹

海 报︱何 涛

民俗专家组丨成都民俗摄影协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