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对残障学生的教育最大程度地融入普通教育,让大多数“特殊”学生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
成都市特殊教育服务云平台不久前上线,通过“今日课堂”“服务呼叫”“个别化教育”等功能,为全市8000余名残疾孩子、16000余名家长和6000多名特教教师提供完善的个性化、精准化、专业化服务。这是我省融合教育发展的一个缩影,为全面推行融合教育提供了全新的线上发展思路。
目前,四川融合教育发展状况如何?下一步如何促进残疾孩子更好地通过教育接触社会等课题?在近日举行的新时期融合教育支持保障体系建设专题研讨会上,与会专家进行了研讨。
□范芮菱 四川在线记者 李丹
为何“融合”
单一教学不能满足特殊需要
四川特殊教育发展规模全国第一。截至2018年,全省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28所,在校残疾学生5.69万人,大量残疾学生以随班就读的方式接受教育。
“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为主体,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送教上门和远程教育为补充,统筹推进、普特结合发展融合教育,提高残疾人受教育水平。”长期从事特殊教育研究的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特殊教育教研员黄汝倩表示,仅凭单一的普通学校课程、教学、设备、支持系统等,不能很好地满足残疾学生的特殊需要,“将两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才能推动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努力创造条件接受残疾学生(包括承担送教上门任务),并保障残疾学生的针对性学习。”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天顺也对这一方式十分肯定。他表示,融合教育能够通过合并普通及特教系统,建立统一整体的教育资源,让残疾学生有机会接触到高质量的普通教育,“这是一个特别好的教育途径,不仅让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孩子学会如何与普通人相处,也能让普通孩子学会爱和关怀。”
“一位听力障碍孩子的妈妈曾告诉我,通过在普通学校跟班学习,她的孩子成长明显,笑容更多了。”成都市青羊区特殊教育学校校长卞蓉表示,特殊儿童的家长在抚育过程中往往要面临更多的压力,通过普通学校资源教室家长课程、特殊教育资源中心家长辅导以及普特合作的家长讲座等多种方式,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教养方式指导、心理疏导,能帮助特殊孩子更好融入社会。
怎么“融合”
三级联动,教师是第一资源
1月6日下午,绵阳市御营小学正在上音乐融合教育课,其中有3名视力障碍学生随班就读,“他们都是我校合唱团的主力,多次获个人、集体奖项。”音乐老师周蓉对3名特殊孩子竖起了大拇指。
2018年,省教科院依托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重大项目——“特殊儿童融合教育教研支持保障体系建设的改革试点”进行探索,努力构建省、市、区(县)三级联动的融合教育质量发展模式。
“教师是融合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我们针对不同教师群体,精准施策,建设了一批适应融合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黄汝倩介绍,省级教科研部门首先在每个试点地区培训了部分教研员和特教学校骨干教师,再让他们向当地普通学校新教师授课。“以成都双流区教培中心为代表的教科研部门,已将普通学校新教师融合教育知识培训形成制度,列入年度常规工作计划。”
省教科院还建构了“学科+”的融合教育支持性课程体系。“因特殊学生情况具有多样性,我们达成了特殊教育资源中心与普通学校间的合作,让前者对所有有需要的孩子提供生活技能、社会适应、劳动和初级职业技术教育等。同时,还采取普特合作的家长讲座等多种方式,为特殊儿童家长提供支持性服务。”黄汝倩说,以省级教科研机构为龙头、市级教科研机构为纽带和市级资源中心为支持、区(县)为主体的新型融合教育发展模式已经基本形成。
未来之路
进一步推进教研支持保障体系建设
“我们学校的孩子每天都在老师的陪伴下到绵阳市御营小学、警钟街小学,绵阳九中、四中学习。”绵阳市涪城区特殊教育学校负责人蔡丽介绍,2002年以来,送到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的孩子已经超过了100人。
蔡丽说,除了品德、语文、数学、体育与健康等义务教育阶段普通课程外,这些特殊孩子还根据自身情况学习特殊课程,比如对所有有需要的特殊孩子提供生活技能、社会适应、劳动和初级职业技术教育;对视力障碍学生提供定向行走、盲文学习、低视力训练;对听力障碍学生提供沟通与交往技能训练;根据社区生活环境为智力障碍学生开发功能性课程。
蔡丽建议,进一步丰富“学科+”的融合教育支持性课程建设,深入探讨融合班级课堂教学方法,破解融合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特别是对家长提供教养方式和心理支持性服务上需要加强”。
省教科院将持续推动试点地区开展普通学校新教师融合教育培训,副院长董洪丹表示,将进一步推进试点地区普通学校教师利用网络课程进行融合教育知识学习,举办教师培训,对国家最新的融合教育政策进行学习,对前期巡回教学和送教上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推动试点县(市、区)教研室组织开展普通学校、特教学校联动的融合教育教研活动,逐步建立融合教育教研制度,同时推动试点县(市、区)特教学校资源中心建立健全运行制度和运转机制,推动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