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村行|脱贫葡萄在“太阳谷”向阳而生

2020-11-13 07:19:46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得荣县曲雅贡乡的葡萄园共有750亩,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图为得荣县曲雅贡乡因都坝葡萄产业园。本版图片均由四川在线记者 郝飞 摄

一县一策

10月13日,四川日报全媒体“百县千村行”采访组来到甘孜州得荣县日雨镇因都坝村。

站在观景平台向下看,因都坝村的耕地呈“一分为二”景象:一边是传统作物,即将进入小春种植季的小麦地;另一边是经济作物,等待来年春天重新生长的葡萄树。

虽然已过葡萄采摘季节,但不难想象,月余前这里丰收的盛景:种植户们心怀喜悦,将饱满的葡萄粒采摘进篮子中,再以6元/公斤左右的价格,卖给前来收购的公司。“这几年,葡萄地的面积不断扩大。”日雨镇纪委书记格绒扎堆说,未来,该镇将规模栽种更多葡萄树。

四川在线记者 蒋君芳 李旭 吴平

不断试种

葡萄落户“太阳谷”

“困于路,穷于水。”这是许多人印象中的得荣。

得荣县地处川、滇、藏三地交汇的金沙江畔,素有“中国西部太阳谷”之称。与此同时,它是有名的西南干旱中心,全年降雨量少。境内虽有“一江四河”,但全县山高谷窄,极高山、高山、半高山占土地总面积的99%,河谷平坝仅占1%左右,峡谷里的水很难被高山利用。

如何解决缺水问题?得荣县一方面规划修建太阳能光伏提灌等工程,试图从根源上解决缺水问题;另一方面,积极寻找向阳而生的植物。

“西瓜、花生、哈密瓜等都试种过,效果不理想,后来发现葡萄很适合这里的气候。”日雨镇党委副书记扎西邓珠说,因都坝区域光热充足、气候干燥、雨热同季,加上沙砾土质、高海拔低纬度、病虫害少,有着与世界顶级葡萄酒产区媲美的自然条件。

这一优越自然条件不断被实践所证实。“我们选取区位要素不同的6处点位进行试种,发现产出的葡萄成色好、糖度高、糖酸度比协调、香气发育完全。”成都市青羊区对口帮扶得荣工作队队员吴润地介绍。

有了科学依据,青羊区帮助得荣当地积极引入来自中国葡萄酒协会联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的20余位专家学者,高规格、高标准编制《得荣县酿酒葡萄产业发展规划》,为打造“世界知名高山优质葡萄酒产区”明确思路、方法和举措。

技术员上门

村民科学种葡萄

尽管有了种植的科学依据,但最初的推广并不容易,很多村民都是将信将疑。

“四五年才挂果,周期太长,而且也不知道能不能种好。”2010年,作为党员的阿珠,配合政府工作,在因都坝村种了6分地的葡萄树。

常年跟玉米、小麦打交道的阿珠对葡萄的认知几乎为零,“还好有县里、乡里的干部和技术人员手把手教我们。”几年后,阿珠的葡萄树成活近八成。

“不能光让农户种,还得解决销路问题,这样才不会挫伤农户的积极性。”吴润地介绍,按照产业链的思路发展葡萄产业,得荣县目前已有5家葡萄酒生产加工龙头企业,“基本能解决葡萄的销路问题。”

公司与农户间,也有一个磨合过程。有一年,葡萄丰收了,但阿珠舍不得按技术员的要求抹芽减量。结果他家葡萄产量虽高,甜度却不够,公司只挑选了三分之一收购,而别家按技术要求抹芽后长出的葡萄,全部都卖掉了。

经此教训,阿珠开始重视标准化生产。2017年,全村葡萄产量、质量都很好,一些公司抢着要,收购价达到8元/公斤,相比2016年翻番。当年冬天,阿珠主动扩种了4分地的葡萄。

目前,酿酒葡萄种植产业已成为得荣县主导产业之一,全县10个乡镇、75个村推广种植酿酒葡萄5260余亩,葡萄产量达906吨,产值达724.8万元,实现人均年增收1210元。

提升信心

葡萄产业链不断延展

第十届(2019)亚洲葡萄酒质量大赛上,甘孜州得荣县格绒泽仁酒业有限公司的C47干红葡萄酒斩获金奖。葡萄,正在为得荣当地带来发展的希望。

但一个优质产业的培育,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吴润地介绍,为提升当地干部发展葡萄产业的信心,青羊区坚持稳定、持续的资金投入,自2014年以来每年兑现600万元资金,专项扶持葡萄酒产业发展。

除了种葡萄树、酿葡萄酒,得荣不断延展产业链,提升葡萄的价值。

“我们希望打造出一个葡萄小镇。”得荣县瓦卡镇镇长次姆介绍,未来几年,当地葡萄种植量将从现在的几百亩提高到几千亩。

为打造葡萄小镇,瓦卡镇还请来得力帮手——得荣舞韵金沙生态酒庄有限公司。虽然2018年的金沙江白格堰塞湖给公司的厂房、设备造成严重损毁,但这并没有击退公司在当地发展葡萄产业的决心。

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马代军介绍,按照“旅居酒庄”发展业态定位,公司计划在瓦卡镇海拔1970-3270米的范围内新建立体生态葡萄产业园,并按照“葡萄酒+文创+旅居”模式,将舞韵金沙生态酒庄建设成为能够充分体现产地风土与文化的特色旅居酒庄。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