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县千村行|从身背10多万元债务到村里的致富带头人—— 一位贫困户的“逆袭”之路

2020-11-25 07:06:50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顾强

兴文县僰王山镇永寿村易地扶贫安置点。兴文县委宣传部供图

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曾经的贫困户黄德学(左)教自己的村组长刘小平配置猪饲料。 四川在线记者付真卿摄

一线故事

11月9日下午,在兴文县大坝苗族乡古佛台村一组,黄德学半蹲在地上,抓起一把刚和好的饲料,手把手地教身边的刘小平,“饲料、蛋白粉和水的比例要弄好,不然小猪不爱吃。”

当“老师”的黄德学是曾经的贫困户,而今成为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这就是古佛台村脱贫故事的一个缩影。□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付真卿王吉南

走出大山找到“可能性”

46岁的黄德学之前住在高山上,落后的交通和通信条件,限制了他的视野。“抬头看天,低头种地。”黄德学说,过去他的生活就围着一亩三分地转,一年的收成只够自家吃,再挖点笋子砍点竹子补贴家用,日子过得清苦。

2014年,村里来了帮扶干部,修好了新公路,资金、政策源源不绝。被识别为贫困户的黄德学家也搬离了高山,在场镇上建起新房。但真正让黄德学改变的,却是刘小平。

刘小平是一组组长,也是古佛台村最早一批外出打工的人。2015年,刘小平带着黄德学远上北京务工,一个月挣到比过去一年还多的收入。但更重要的是,他打开了眼界。原来,人生还有这么多的可能性。

2017年,黄德学作出一个重要的决定——返乡创业。原因有二,一是父母年纪大了需要照顾,二是他觉得自己还能做比打工更多的事情。

彼时,古佛台村正在鼓励贫困户发展养殖业,黄德学打算养猪。

缺乏启动资金怎么办?村里想办法帮忙筹到2万多元的帮扶资金,公路、水电配套齐全。黄德学更是横下一条心,东奔西走向亲戚借来十多万元,建起猪舍,引入第一批5头猪。

令人信服的“师徒换位”

“从开始干我就没想过失败。”身背十多万元债务的黄德学回忆起刚起步的日子,当时的他拼劲十足,“场镇上的新房基本没住过,吃住都在猪舍边,村里来了农技员我一定要去请教,一有空就上网查资料学技术。”

就这样1年多的时间,黄德学的猪场养殖规模扩大到100多头,成为村里的养猪第一大户。

黄德学的创业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2018年,一场非洲猪瘟让他一夜间损失了几乎全部的存栏猪,一下子背上50多万元的债务。很多人担心他就此一蹶不振,甚至返贫。

但黄德学没有气馁,他让妻子照顾好剩下的猪,自己再次北上打工挣钱。待到疫情过去,他回乡再次举债养猪。

1年多后,黄德学的猪场恢复了原先的规模,年出栏猪达到1500头,50多万元的债务也还清了大半。

黄德学的成功,让他从曾经的贫困户摇身一变成为致富带头人。在他的带动下,周边的6户非贫困户也加入养猪的队伍,其中就包括曾经带他外出打工的“师傅”刘小平。刘小平家的新猪场就建在黄德学家猪场对面,从设计到修建,黄德学都毫无保留地参与其中。

贫困户与贫困村的“逆袭”

“像黄德学这样有思想有闯劲的贫困户,村里还有不少。”宜宾市国资公司派驻古佛台村担任第一书记的陈国平告诉记者,古佛台村从脱贫成功到现在的持续巩固,有两个决定性的因素。

精准扶贫政策的大力支持。从2014年至今,建新房、修公路,水电气网全配套,古佛台村的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天翻地覆,这为村里的产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的支撑。

贫困户的主观能动性。在古佛台村,陈国平带记者探访了曾经的贫困户万正林家。1984年出生的万正林跟黄德学一样,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脱贫攻坚给了他这个机会。

依托养牛,万正林成功脱贫致富,如今年收入已有20多万元。他的抱负还不止于此,在古佛台村的半山腰上,万正林种起罗汉竹,挖出鱼塘,还养起鸡鸭。“等将来上山的路拓宽了,我准备开个农家乐。”万正林向记者道出计划,充满自信。

“脱贫攻坚工作激发了贫困户的内生动力,为他们搭建了脱贫致富的平台。”兴文县脱贫攻坚办副主任黄世碧告诉记者,通过近年的脱贫攻坚和巩固提升工作,贫困村中涌现出许多致富带头人,曾经的贫困村在基础设施、人居环境、产业发展等方面甚至超过了一些非贫困村。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