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故事|住进小洋楼 领到“年终奖”

2020-12-28 06:39:02来源:四川日报编辑:陈乐

响滩村“白寨人家”聚居点。 肖开丰摄

硬化的村道串起一栋栋白墙红瓦的小洋楼,路灯渐次排列;地里,油菜苗生机勃勃,将青石上“白寨人家”4个字映衬得更加醒目……12月23日下午,在中江县仓山镇响滩村村口,靓丽景观令人眼前一亮。

今年9月,随着最后2户贫困户达到脱贫标准,响滩村39户、116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退出。“这也意味着,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从脱贫攻坚转移到乡村振兴。”响滩村党支部书记隆道学说。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余如波

搬出土坯房 住进小洋楼

59岁的村民邓洪金,住在“白寨人家”聚居点一栋两层小洋楼里。连日来,他忙着晾晒腌腊肉制品,“给回家过年的女儿准备的。”

屋内,水电气实现了“三通”,家电、家具样样齐全。墙上,挂着几张土坯老房子的照片。画面中,土坯房到处都是裂缝。“土坯房是父辈传下来的,年久失修,一下雨就漏。”坐在沙发上,邓洪金回忆说,几年前自己患上结肠癌,欠下不少外债,老屋翻修只好搁置。

2018年9月,“白寨人家”聚居点在响滩村开工建设,新建31户住房,按原房屋风貌打造的有10户。去年底,邓洪金搬进了新家,“做梦都没想到能住上这么好的房子。”

在各方帮扶下,邓洪金一家现在收入稳定,2019年纯收入达2.3万元。“我有了低保,女儿外出务工有收入,年底村上还有分红,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走出邓洪金家,前行约百米,有一栋小巧玲珑的瓦房,堂屋上方,刻有“响滩记忆”字样的牌匾引人注目。“响滩村已经没有土坯房和危房了,为了给后人留下记忆,我们特意留下了这栋瓦房。下一步,准备收集老照片和老物件,把这里打造成村史馆。”隆道学说。

产业办到家门口 村民领到“年终奖”

离开“白寨人家”,走在硬化的村道上,猕猴桃、食用菌等种养基地尽收眼底。“目前,响滩村1683亩土地已流转近1500亩,引入13户业主、5家专合社。”隆道学介绍。

第一位业主有些特别。2006年,省农科院考察了省内20多个县,最终看中响滩村的位置和环境,流转约150亩土地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开展土壤、肥料等研究。

“省农科院带来了经验、技术和资源。”隆道学介绍,约10年前,省农科院开始在响滩村试种羊肚菌、香菇等食用菌,还牵线搭桥,将在成都、南充等地从事食用菌产业的陆文雄引入村里,建起300多亩的四川菇视界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

基地内,从制袋、接种、培养、出菇、采摘、包装到运输销售,5万平方米的厂房车间运行环环相扣,进行流水线生产。陆文雄打开一间温控出菇房,只见一排排菌包上密密麻麻长满杏鲍菇。“杏鲍菇得在培养室33天,然后在出菇房生长18天,这个菇很快就可以采摘了。”

这里常年有百余人务工。包装车间内,来自仓山镇宝塔村的村民叶春华正在忙碌。装袋、抽真空、封口、装箱一气呵成,打包一袋2.5公斤重的杏鲍菇仅需 40多秒。“我已经在这里干了3年,一个月能挣5000多元。”

“入驻响滩村的企业总用工量有500人左右,这两年这些企业通过建立扶贫车间等方式,助力村民增收。”隆道学介绍,响滩村还积极探索“公司投资+扶贫资金”分红收益机制,累计向中江县争取产业扶贫发展资金180万元,投入公司作为股本,每年可分红12.2万元。2019年,响滩村100余名贫困户每人分得800元“年终奖”。

“以前响滩村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元,去年已达到2万余元。”隆道学说,下一步,除开展农产品深加工,村里还计划推动农旅融合发展。“目前已投入1000多万元、流转600多亩土地打造‘花果视界’园区,发展观光农业。”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