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文明镇馆之宝丨从这些“四川宝贝”,看到长江文明魅力

2023-09-04 15:09:36来源:四川在线编辑:覃贻花

长江

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

地处长江上游的四川

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

我们选取几个一级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展现它们彰显的独特长江文明魅力

四川博物院

水陆攻战纹铜壶(战国)

现藏于四川博物院、1965年出土于成都百花潭的水陆攻战纹铜壶,是目前国内极罕见的战国宴乐水陆攻战纹铜壶。

 

铜壶盖面微拱,有三鸭形钮,并饰有卷云纹、圆圈纹及兽纹,肩部有对称兽面衔环双耳。通体用金银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像,画面分四层:第一层,习射和采桑;第二层,宴乐战舞(四川流行的巴渝舞)和弋射、习射;第三层,水陆攻战,左为步战仰攻,右为水陆战争;第四层,狩猎和双兽桃形图案。圈足饰菱形纹和四瓣纹。

 

铜壶所采用的绘画与雕刻相结合的技法,开创了战国时期青铜器装饰艺术的新格局。在高仅有40厘米的壶面上,工匠们竟刻画了200多个人的形象,个个有特色,另外还有其他景物,表现出当时制造者高超的技艺,同时显示了巴蜀地区独特、精湛的嵌错工艺。

成都博物馆

石犀(战国晚期至汉)

《华阳国志·蜀志》中记载:“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作石犀五头,以厌水精。”《蜀王本纪》中也有类似的说法:“江水为害,蜀守李冰作石犀五枚,二枚在府中,一枚在市桥下,二枚在水中,以厌(压)水精;因曰犀牛里。”

 

古人认为,犀牛有“分水”的能力,将石刻的犀牛置于岸边,可以镇压水怪。所以,当李冰踏上水患频发的成都平原时,下令制作了5头石犀。

 

而2012年出土于成都天府广场东侧工地、现藏于成都博物馆的这件石犀,就被认为很可能与李冰治水有关。该石犀长3.3米、宽2.1米、高1.7米,重约8.5吨,通体呈浅红色,是成都地区常见的粗质砂岩制作而成的。石犀作站立状,躯干丰满壮实,四肢粗短,下颌及前肢躯干部雕刻卷云纹,是迄今发现的我国同时期最大的圆雕石刻。

 

作为成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石犀不仅与《蜀王本纪》有关石犀的记载相互印证,也与《华阳国志》有关秦在成都大城“营广府舍”的记载吻合。它从侧面印证了成都城址中心连续存在2300多年而无变化,阐释了天府之国文化的延续性与稳定性,具有极高的考古和艺术研究价值。

三星堆博物馆

青铜立人像(商)

在三星堆众多的青铜雕像群中,足以领衔群像的非大立人像莫属。不论是从服饰、形象还是体量等各方面看,这尊大立人像都堪称它们的代表人物。

 

青铜大立人雕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和底座两部分。人像头戴高冠,身穿窄袖与半臂式共三层衣,衣上纹饰繁复精丽,身佩方格纹带饰。其双手手型环握中空,两臂略呈环抱状构势于胸前。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整体形象典重庄严,似乎表现的是一个具有通天异禀、神威赫赫的大巫师正在作法。其所站立的方台,即可理解为神坛或神山。

 

人像身佩的方格纹带饰,当具有表征权威的“法带”性质。他手中是否原本持(抱)有某种法器?有人认为是琮,有人认为是权杖,有人认为是大象牙,还有人认为是类似彝族毕摩(祭司)的神筒或签筒,也有人认为他是在空手挥舞,表现的是祭祀时的一种特定姿态。

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

太阳神鸟金饰(商周)

2005年8月16日被评选为中国文化遗产标志,2011年12月被选定为成都城市形象标识核心图案……出土于金沙遗址的太阳神鸟金饰,内层图案中心是一个没有边栏的圆圈,周围等距分布有十二条顺时针旋转的齿状芒,芒呈细长獠牙状,好似空中旋转不停的太阳;外层图案由四只相同的逆时针飞行的鸟组成,它们等距分布于内层太阳的周围,引颈伸腿,展翅飞翔。

 

太阳神鸟金饰整器采用锤揲、剪切和打磨等多样加工手法,正面打磨光亮,背面未经打磨,较粗糙。该件藏品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研究商周时期古蜀先民金器制作工艺、青铜文明以及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重要实物资料。

 

“金沙遗址抢救性发掘时,由于来不及在现场对散落满地的文物进行整理和归档,都是连着泥土一筐一筐直接运到文物库房,再由我在库房逐件进行清洗和归档。”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方告诉记者,太阳神鸟金饰出土时皱成一团,她和队友就一点一点循着褶皱的痕迹去展开。当雕刻精美的太阳神鸟金箔完全展开时,两人都看呆了,“那么薄的金箔上,那么精细的图案,我真的不敢相信这是3000多年前的东西。”

策划:史册

文案:成博 覃贻花

设计:张珍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