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丨“无乐不成班”,乐至川剧的坚守与传承

2024-06-16 13:24:2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张炼

四川在线记者 田姣 资阳观察 吴昊江 摄影

画着川剧的妆容,戴着川剧的头饰,甩着川剧的水袖……6月16日上午,在资阳市乐至县老年干部活动中心五楼,7名来自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的演职人员带来了一段融入川剧特色的水袖舞。

乐至川剧,在业界有“无乐不成班”的美誉,已经走过100余年沧桑。近年来,随着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入,乐至川剧再次焕发荣光,2023年被列入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近日,四川在线记者走进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去探寻乐至川剧的创新与传承之路。

传统文化如何“破圈”?

老调新唱,让川剧走进生活

去年11月,在四川省首届川剧汇演汇报演出暨颁奖活动上,由资阳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创编排演的折子戏《劝夫》登台演出,荣获折子戏优秀剧目奖三等奖。

这是乐至川剧从一方古戏台,逐步走上新舞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紧扣时代主题,先后创作出大型现代川剧《青年陈毅》、川剧联唱《昆高胡弹灯》、川歌舞《我爱你中国》、现代川剧《我和我的祖国》等一批叫得响、留得住、传得下的现代川剧优秀作品。

川剧在乐至的历史十分悠久,据资料记载,1910年秋,乐至县部分文艺爱好者就自发集资,创办起“乐民科社”,开始招生训练,并以卖票的方式开园演出。但此后几十年,乐至川剧也经历了低谷和萧条。

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主任杨春见证了乐至川剧的“高光”与低谷。1979年,13岁的杨春考入了当时的乐至县川剧团。“那时我们川剧团出去表演,气氛就像过节,所到之处都是人山人海,场场爆满。”他回忆道,但是进入90年代后,随着娱乐方式的不断增多,川剧就不太像之前那么受欢迎了,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演出少了,“甚至有段时间,演员们都无戏可排,只能搞点副业。”

转机发生在2012年。当时的乐至县川剧团改制为县文化艺术中心,是资阳市全市唯一、全省少有的编制充足、人员齐备、行当齐全的县级川剧专业创作演出单位。杨春介绍,改制后剧团开始步入正轨,该中心先后被命名为“资阳市非遗传习基地”“四川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体验基地”。2023年4月,乐至川剧入选四川省第六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单。

内容的创新让乐至川剧重新焕发活力。“为更好地推广乐至川剧,我们通过老调新唱,让川剧走进人们的生活,更好地实现活态传承。”杨春说,在继承优秀传统剧目的基础上,剧团大胆改革创新,把川剧元素融合到歌舞当中,即在唱腔的设计上,融入现代音乐的元素,配上川剧的演唱风格和表演手法,形成了让人耳目一新、极具地方特色的川歌舞,“我们还探索了方言话剧、小品、快板、谐剧、三句半等多种表演形式,创作、排演了一大批富有时代气息和地方特色的艺术精品。”

2018年,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创排的大型现代川剧《青年陈毅》参加了第四届川剧节。2019年该剧获评资阳市“五个一工程”奖,并参演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荣获参赛剧目奖,获得了业界专家及观众好评。

人才断代如何解决?

定向委培,壮大人才队伍

人才是川剧保护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问题,乐至川剧也不例外。

现在剧团有在职人员一共11人,其中6名老同志这两年将陆续退休,如果不补充新的力量,根本运转不了。

为加强川剧表演人才队伍建设,破解乐至川剧艺术后继无人、传承乏力的困境。2020年,乐至县与四川艺术职业学院携手,开展联合定向委培川剧人才的工作。经过初试、复试等环节,择优选送了23名10—15岁的艺术苗子入读四川艺术职业学院。

乐至县文化艺术中心定向委培生正在练功

“这批学生的学费全免,每年还补助4000元生活费,学成后统一组织参加定向专业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杨春说,目前这一批学生中演员有15个,学打击乐的有5个,弦乐的有2个,还有1个学帮腔的。

今年17岁的杨夏烟,是这23名定向委培生之一。“我学的是演员中的闺门旦,也就是未出阁的小姐。”她告诉记者,小时候就很喜欢表演,13岁那年刚好有这个机会,就报名参加了定向委培生的选拔,“虽然现在每天练功都很辛苦,但是因为热爱,所以觉得能坚持下去。”

同样因为热爱而选择川剧的,还有今年19岁的王雨露。“我小时候在老家看过一场川剧表演,里面的‘青衣’让我印象深刻,也许就是在那个时候,给我埋下了一颗热爱川剧的种子。”从小成绩优异的她,如果按照老师所期待的,应该是上一所重点高中、考上好的大学。

“当时我参加定向委培生考试和中考是同一天,我最后选择了委培生考试,当时老师们都不能理解,但我一点也不后悔。”王雨露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后来开始学习川剧后,因为没有基础,基本功练得很辛苦,但仍然觉得值得。

今年夏天,这批委培生将正式从学校毕业,走向更大的川剧舞台,逐渐成为乐至川剧的新鲜血液。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