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观智库研究员 黄爱林
数智技术赋能下,智能化医疗装备发展驶入快车道。近日,中国信通院发布的《智能化医疗装备产业蓝皮书(2024年)》显示,全球智能化医疗装备市场规模预计在2023年至2032年期间以12.3%的复合年增长率从1720亿美元增长至4740亿美元,北美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但亚太地区增速最快。其中,我国数字医疗市场规模近五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0.73%。
市场规模的扩张,离不开丰富的应用场景。智能化医疗装备目前主要应用于4类场景,分别是智能诊断、智能治疗、智能监护与生命支持、智能康复养老。随着技术迭代和需求变化,四类应用场景分别呈现不同发展特征和趋势。
智能诊断通过对大规模医疗数据的计算和学习,能检测出医生不容易识别到的细节,降低医生的误诊漏诊概率,实现疾病诊断和决策的智能化,提升了诊断的效率与准确性。智能诊断发展最为成熟,正逐步实现多部位、多病种、多模态全面覆盖,同时其服务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患者为中心”,诊断装备趋向移动化、居家化、自主化。报告显示,智能诊断产品在我国目前已获批的智能化医疗装备中占比近80%。
智能治疗装备能够辅助或替代医生进行精准治疗,可有效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精准度和安全性。随着需求增加以及智能技术与医疗装备结合的不断深入,智能治疗装备所涵盖的范围逐步扩大,智能治疗装备产品功能性能不断提升,应用更加多元,产业发展方向逐渐明确。手术机器人是智能治疗领域的热点应用,2023年手术机器人赛道位列中国数字医疗领域融资数量第一名。
监护与生命支持类装备是指用于长时间维持患者生命指征的医疗器械。由于我国慢性疾病人数的增加,加之人们自我健康管理意识的提升,监护与生命支持类装备从过去主要用于危重病人监护,逐步扩展到普通病房、基层医疗单位甚至家庭监护场景,相关装备的需求量不断增长。随着人工智能、通信技术、芯片和材料等技术的发展和突破,监护与生命支持类装备实现对生理参数的实时、精准的监测和分析,相关产品走向数智化、微型化、可穿戴化和集成化。
智能康复养老可分为康复和养老两个方面,智能康复主要帮助脑卒中、神经损伤、阿尔茨海默病等患者实现功能恢复,智能养老能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健康管理、安全照护、精神慰藉等服务。我国老龄化人口数量持续增长,智能康复养老市场巨大。
尽管应用场景不断丰富,但智能化医疗装备在产品应用方面仍有不足。报告指出,我国智能化医疗装备企业对于临床场景挖掘不足、创新研发投入不足,研发与应用间契合度较低,产品市场陷入同质化、低质化竞争局面。多数企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较低,品牌创建、品牌营销等方面有待加强。此外,虽然智能化医疗装备具有诸多优势,但市场接受度仍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