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四川巩固衔接过渡期最后一年这样做

2025-01-15 23:32:07来源:四川在线编辑:王桃

四川在线记者 陈俊伶

今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5年过渡期的最后一年。作为曾经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四川脱贫人口基数大、脱贫发展相对滞后,如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

1月15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上,问号逐渐被拉直。会议明确,要毫不放松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提升监测帮扶效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守底线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数据显示,过渡期中,四川脱贫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稳定消除风险12.52万户42.34万人,“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提升,预计脱贫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6.9%。在过渡期的最后,四川如何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这个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底线任务?

与会者的目光,聚焦在提升监测帮扶效能、多措并举推动脱贫人口增收等领域。

防返贫监测帮扶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前提。今年,四川如何监测与帮扶?

答案是,充分发挥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网格管理工作机制的作用。

红原县委书记杨文松介绍,在健全监测机制的基础上,当地进一步聚焦11类重点人群,紧盯“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重点领域,全县115户557人监测对象全部落实帮扶措施,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

又该如何推动脱贫人口增收?

与会者认为,要针对不同类型重点人群,多措并举做好稳岗服务。

例如,对返乡的及时通过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促进再就业,对无劳动能力的落实好兜底保障措施等。

巴中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当地在稳就业的同时,实施增收渠道拓展行动,积极引导自主创业,增强“造血”能力,确保年脱贫人口稳定就业21.5万人以上。

抓发展

平稳有序衔接乡村振兴

5年过渡期后,农村帮扶体系将转向覆盖全部农村人口、适应乡村全面振兴要求的常态化帮扶阶段。脱贫攻坚后,如何下一步朝富裕接续?

与会人员纷纷表示,乡村要振兴,归根到底要靠发展。

兴产业是发展的关键一招。四川有50个国家和省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3060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其中25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全部在“三州”地区,基础薄弱,发展难度大。

阿坝州给出的思路是,以帮扶促产业,促使特色产业发展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强力“引擎”。阿坝州农业农村局局长李世林表示,围绕生猪、牦牛、大麦青稞等特色产业,州上整合组团式帮扶资源,在为村民引进梨、青稞、油菜等新品种、牦牛高效养殖技术、病害虫疾病防控技术的同时,委派帮扶专家深入各县市乡镇、家庭农场、农业园区,为农牧民开展指导培训,攻克技术瓶颈,极大地带动了群众增收致富的积极性。

乡村振兴作为系统性工程,不仅要着眼“人”和“村”的发展,还要注重增强“区域”发展动能。

农业农村厅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开始,四川将启动“百片引领、千村带动、万村补短”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完成一百个左右先行片区、一千个样板村以及一万个村补短任务,以此为牵引分类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而乡村振兴重点帮扶村,将是补短任务中的“主力军”。

前述负责人表示,随着一揽子针对性、实操性强的“药方”和一大批补短板、强弱项、利长远的项目的出现,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将取得新突破。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