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线记者 唐泽文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对持续推进‘人工智能+’行动、扩大5G规模化应用、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大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支持等作出重要部署。这让我们信息通信行业从业者方向更明、信心更足、干劲更大。”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移动四川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马奎表示。
我国中小企业正处于数字化转型突破期,作为民营经济核心群体之一,其“智改数转”水平直接影响产业链协同效能与区域经济竞争力。
马奎建议,推进“5G-A×AI×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加速中小企业“智改数转”。
近年来,企业“智改数转”步入“快车道”。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于2024年底联合印发了《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方案(2025—2027年)》,明确到2027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百城”试点要取得扎实成效,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改造应改尽改。
但是部分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仍面临着技术应用门槛待突破“不敢转”、行业适配性方案稀缺“不想转”、数智人才结构性短缺“不会转”等问题。
为此,马奎提出从技术赋能、生态协同、人才储备等维度发力,破解转型瓶颈,加速中小企业“智改数转”,并提出三点具体建议:
一是加强技术赋能,降低中小企业“智改数转”门槛。加大前沿技术应用专项补贴,对中小企业采购5G-A模组、AI边缘计算设备给予政策性前置补贴,持续降低中小企业转型成本。同时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牵引5G-A、AI、工业互联网领域龙头企业,针对中小企业需求,开发基于5G-A网络的低代码AI工业APP,实现智能质检、能耗优化等场景“开箱即用”。
二是加强生态协同,适配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方案。积极构建“AI+工业互联网”服务生态,鼓励链主企业开放AI算法库与行业数据集,支持中国移动、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联合搭建区域性AI模型训练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化、低成本、多样性的“智改数转”平台级服务。
三是加强产教融合,培育中小企业“智改数转”人才。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高校及职业院校开设定向培养项目及跨学科课程,为中小企业“智改数转”提供人才支撑。